1. 首页
  2. 文档大全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的阅读答案

上传者:d****t 2022-05-25 23:34:23上传 DOCX文件 18.58KB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的阅读答案_第1页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的阅读答案_第2页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的阅读答案_第3页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的阅读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个快乐的读书人的阅读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做个快乐的读书人的阅读答案【篇一: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阅读答案】=txt>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阅读答案来源 : 发布时间: 2013-03-0919:337763次浏览大小:做个快乐的读书人刘墉今天下午,你去上中文课之前,我看见你不断地翻书,一边翻,一边数,然后得意地说你这个礼拜读了两千多页的课外书,一定能得奖了。过去的两个礼拜,爸爸也确实看见你每天才吃完饭,就抱着书看,爸爸还好几次对阅读理解三做个快乐的读书人_初一语文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暂无评价|0 人阅读 |0 次下载 |刘墉今天下午,你去上中文课之前,我看见你不断地翻书,一边翻,一边数,然后得意地说你这个礼拜读了两千多页的课外书

2、,一定能得奖了。过去的两个礼拜,爸爸也确实看见你每天才吃完饭,就抱着书看,爸爸还好几次对你说:“刚吃完饭,应该休息,让血液去肠胃里工作。如果急着看书,血都跑到脑袋里去了,会消化不良。而且刚吃饱比较糊涂,读书的效果也不好。”只是不管爸爸怎么说,你都不听,才把书放下几分钟,跟着又拿起来。你读书的样子好像打仗似的,好快好快地翻,读完的时候还大大地喘口气:“哇,我又读了一本。”现在,爸爸终于搞懂了:原来你们班上有读书比赛,每个礼拜统计,看谁读得多。爸爸不反对这种比赛,它确实能鼓励小朋友多读不少书。只是,爸爸也怀疑你到底能记住多少,又读懂了多少。如果你只是匆匆忙忙地翻过去,既不能咀嚼书里的意思,又不能欣

3、赏美丽的插图,甚至不能享受那些故事,获得读书的乐趣你读得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孩子 !你总是去图书馆,那里的书是不是好多好多,让你读一辈子也读不完?如果有个人天天都去读书,一辈子读了几千万页的书,他还有时间写文章、写书,或把学到的东西拿来使用吗?这也好比前两个月,爸爸说要种番茄,从图书馆里借了七八本种番茄的书,爸爸一页一页看,只怕到现在还在读书,我们的后院又怎么能有已经红了的番茄呢?所以,书虽然不会动,像是“死的 ”,但是里面的学问是“ 活的”。那活的学问又好像种子,你必须把它拿出来,播到土壤里,每天浇灌,常常施肥,才能长出果实。如果你根本不把种子拿出来,或播完种却忘了,任它自生自灭,长出一大

4、堆杂草来,是不可能有好的收获的。孩子!爸爸不要你拿第一,只希望你做个快乐的读书人:快乐地读,快乐地用,常常温习,常常思索。我希望你每星期只读一两本书,却能在读完之后对我提出很多自己的想法,甚至有一天对我说:“爸爸 ! 你看我也模仿那本书,写了一个小故事,我还画了几个插图呢! ”7、从文章的第段可以看出,引起刘墉为女儿焦虑原因是(3分)8、第段中作者化用了两句孔子关于学“习“思”的话,请你写出与此相关的两句原文(2 分 ):在平常的读书活动中,你也没少积累各类名言,请写两条你喜欢的与读书有关的名言警句(2 分):9、第段中作者用种番茄”作比方来形象地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请说说

5、你的看法?(4 分 )10、标题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用原句回答)(4 分 )11 、作家刘墉喜欢读书,也善于读书,他在文章中提到的“精读 ”、“浏览 ”,是一般人常用的读书方法,相信你也拥有了自己的独特的读书方法,请你向大家推荐推荐你的读书方法?(3 分 )参考答案:7女儿为参加读书比赛而囫囵吞枣的读书(意对即可。3 分)8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有? 温习,常常思索。(4 分)11 、本题为开放性的试题,意思对即可。示例:我向大家推荐的读书方法是边阅读边做摘抄,将作品中优美的句子,有哲理的句子摘录下来,这样,日子久了,积累的多了,对我

6、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3 分)搜索更多关于的资料篇四: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阅读答案2. 记叙文的人称及作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可以增添文章的真实感。第二人称,如同作者和读者对话,读起来给人一种亲切感。第三人称,不受时空的限制,能从多方面自由叙述。3. 记叙的详略:考试中,常以这样的形式考查:“什么内容为何要详写或略写?”,回答的基本格式是“什么内容与什么中心或人物关系不大,所以略写。或者是什么内容与什么中心或中心人物关系密切, 能够更好的表达什么中心或更好的表现什么中心人物,所以详写。4. 记叙的顺序及其作用:常见的有四种: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顺叙的作用是:按事情的发展为序,

7、使叙事的层次更清楚。倒叙的作用是:构成强烈的悬念,吸引读者阅读下文。插叙的作用是:对主要的情节起纯托或补充作用。补叙的作用是:起补充、丰富、深化叙述的作用,使叙事更严谨,有时也起到突处强调的作用。5. 记叙的线索:记叙的线索可分为:以人为线,以物为线,以事为线,以人物思想感情变化为线(考查的较多),以时空转移为线。(这类题时常以填写题目出现)6. 记叙文人物形象刻画多样性:概括描写和细节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等。一般是以这样的题型出现:怎样的人物形象?对人物刻画的具体方法?并用例句进行分析其作用是怎样的?(比如: “” 句就是通过什么描写刻画

8、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7. 记叙文里的环境描写及其作用:(以自然环境描写考查的多)自然环境的作用:表现了人物的心理活动;渲染气氛;为下文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这几种考查的都较多)比如:划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表现了人物的什么心理(表现了人物的什么性格?渲染了什么气氛?为下文做了怎样的铺垫?)8. 记叙文语言评析:可以从语言本身的风格来评;可以从修辞格来评(这个方面考查的比较多:时常是回答例句用了怎样的修辞?其作用是怎样?这类题型是:某句话中加点词语为何使用好?答题有三步:第一,这个词表示什么?是表示范围?是限制?或是估计等等;第二,联系本句内容做答;第三,使用了加点词后产生了怎样的效

9、果?如果这个词或是句子好也可能是因为运用了什么修辞?首先回答运用了什么修辞,再回答其作用。如果是比喻或是拟人必须要回答“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什么内容?)9. 文段的作用:开头段的作用通常是总领下文或是点题;文中段时常是过渡段;文末段是总结全文,或是深化主旨等。记叙文写作结尾法:1 、自然收束式。不论哪种文体的文章,在把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蕴意深刻的哲理语句,不去雕琢丰富的象征形体,这样的结尾谓之“自然结束式”。它完全避免了文章添 足、无病呻吟的结尾毛病,显得单纯明快、朴素无华,在中考作文中得到广泛运用。考场作文气氛紧张,竞争激烈,不可能过多地讲究什么“式 ”,什么 “法

10、 ”。只要富于激情,挥洒自如,写到哪里就是哪里,能充表情达意就是一篇好文章,但讲究“自然”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马虎草率,而是顺着文思发展的自然趋势结束全局。在所学的课文中,这样的例子较多,在此不加赘述。2 、首尾呼应式。结尾与开头要相呼应,写出既呼应开头,又不简单重复的语句,这种结尾方式是各类文章极常见的收束方法。这种收束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如一件珍贵的衬衫,开头写了“在我的家里,珍藏着一种白色的确凉衬衫。”结尾写道:“四年来,这件珍贵的衬衫,我精心地收藏着,没有舍得穿它一次。”白杨礼赞结尾与开头呼应道:“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3 、式。这种结尾方式,

11、就是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时,把写作意旨交待清楚,所以这种结尾方法又称“画龙点晴式”。如枣核结尾写道:“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结尾写道:“跟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 记一辆纺车。”4 、式。用名言、警名、诗句收尾,着意于引申文章,揭示某种人生的真谛。它往往出现在散文、记叙文、的结尾,用三言两语,表述出含意深刻的耐人寻味的哲理或警策性内容,使之深深地印在读者的心中,起到“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结尾写道:“驿路梨花处处开。”5 、抒情议论式。用抒情议论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

12、中的情愫,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种结尾方式主要用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也可用于、议论 文的写作。抒情议论式结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采取这种方式结尾比较自由,好的“抒情议论”式结 尾必然油然而生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充足感。如花市的结尾写道:“她笑微微地站在百花丛中,也像一枝花,像一枝挺秀淡雅的兰花吧。”再如结尾的两个自然段就是很典型的抒情议论式的结尾。作文要一气呵成,结尾与前面正文一线,不可缺痕。作文的结尾与开头一样,是篇篇各异的,但也有其规律可循。上面的几种结尾方式仅仅只是一些常用的结尾方式,切忌生搬硬套,真正好的结尾存在于考生的平时扎实的训练之中,

13、存在于考生的临场发挥,存在于考生的“诗外之功”。【篇二:做个快乐的读书人教案】一给女儿的一封信三维目标1 、学习本文用故事类比说理的方法。2 、在阅读中抓住文章关键语句,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 、能够运用文章介绍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做个快乐的读书人。教学难重点1 、能用简洁的语言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理清文章脉络。2 、体会文章中用故事类比说理的妙处。教学安排两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教师以学生与父母沟通交流方式的调查导入,常见的方式有当面交流、电话交流、第三者的搭桥交流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父亲对女儿以书信的方式沟通交流的文章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以调查学生

14、与父母沟通交流方式导入,可避免学生对与父母沟通是否成功的争论,能较快地切入对文章内容的教学,也达到了激趣的目的。)二、教师范读文章,要求学生根据文的自然段的空行,在听读中抓住文章关键语句,并且圈画出来。1 、教师读完后,以四人一个小组讨论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五部分的主要内容,小组推荐一个同学发言。2 、教师结合小组发言进行小结:第一部分:读书要消化,不能只讲数量和速度。第二部分:以到博物馆的事例作类比,进一步说明读书不能只讲数量和速度。第三部分:快乐读书要学、习、思结合。第四部分:快乐读书还要学以致用。第五部分:希望女儿做个快乐的读书人。3 、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文章主旨:文章批评了几种

15、不正确的读书方法和目的,提出了作者对读书的认识,希望女儿做个快乐的读书人。(以四人为一个小组讨论能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可使会说的同学或理解力强一些的同学带动能力稍微差一些的同学,此环节主要在于培养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能力。)第二课时一、再分小组讨论交流,对文章内容进行个性化的理解。教师设题:1 、文章批评了几种不正确的读书方法?学生的理解可能有:只讲数量和速度,不讲理解(质量)。只 管比赛考试,不去欣赏、享受。只知道学”,不知 匀”和 思只顾读书,不能学以致用。(此题可锻炼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对信息的整合能力,也是对学生缜密思维的一次训练。)2 、对文章中用故事类比说理的方式的理解。学生的理解可能

16、有:运用女儿参观历史博物馆的经历作类比,既有利于说明做事只讲数量和速度的害处,又能使女儿理解和接受所讲的道理。作者谈自己栽种番茄的体会,目的是使女儿明白读书与运用的关系,读书一定要学以致用。(在对学生答案推敲的过程中理解用故事说理的好处,教学中也教给学生这种对话的策略,这种策略说不定马上就会学以致用。)学生设题:学生对文章语言、内容、主旨提出自己不懂或有待探讨的问题可能有:1 、标题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的理解问题。对策:快乐的读,快乐的用,常常温习,常常思索。2、第四部分中作者用“种番茄 ”作比方来形象说理的问题。对策:学以致用或用所学的知识指导实践,体现出学习的最终目的。3 、现行教育体制

17、导致读书的不快乐的问题。对策:1 、不快乐的根源在于考试制度。2、明白读书的目的。4 、怎样才能作一个快乐的读书人的问题。对策:读书要“咀嚼 ”、 “欣赏 ”、 “享受 ”;读书要学、习、思结合;读书还要学以致用。?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习是个性化行为”,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 “强调语文个性就是强调学生个人再学习过程中的独立价值和独特的感受”,所以教学中要倡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解读文章,这正是语文课堂是有生命的课堂的最好体现,此时也是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提升的最佳时期。)二、教师小结及布置作业。学生以作者女儿的身份与

18、作者对话,并把这些话写下来。板书设计做个快乐的读书人咀嚼、欣赏、享受学、习、思结合学以致用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本文语言文字平易、浅显,估计学生不存在理解上的障碍,我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的脉络,从而较快的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教学中适当的采用小组协做讨论的方式,课堂气氛更活跃。【篇三:做个快乐读书人】t读书就跟到博物馆一样。你()可以 精读",从头到尾只呆在一间展览室里,研究一两样东西;你()可以 “浏览 ”,到处走走,遇到感兴趣的,就多读一下展品的说明。读书也可以像是参加“发现之旅”的比赛。大家拼命读、拼命冲比谁读得多、谁考得好。只是到头来,很可能没见到多少、

19、没学到多少,徒然得个“虚名 ”,却 ()浪费了时间。()搞坏了身体。在这儿,爸爸要告诉你两句孔子说过的话孔子说:“把已经学到的东西,常常拿出来温习,不是很喜悦的事吗 ?”( 语译 )孔子又说:“只知道学习,却不加思索,到头来等于白学;只靠思索却不去学习,则因为没有新东西,而变得危险了。”( 意译 )在孔子的这两句话里提到了三个词,也就是“学 ”“ 习 ”和 “思 ”。“学 ”是指 “学新的东西”。“习”是讲“温习”,也就是把学过的东西再温习一下。“思”是讲“思索”,让学习过的东西能在脑海里多打几个转,甚至引发一些自己的想法,产生一些自己的创意。现在,爸爸要问你,你这个礼拜读了两千多页的书,算是

20、“学 ”还是“习 ”,又或是“思 ”呢 ?你的答案大概只有“学 ”吧 l1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6 分 )(1)精读: (2)浏览:2 选择下列关联词语,填在文中括号里。(2 分 )a 虽然 ? 但是 ? b 不仅 ? 还 ?c 既 ? 又 ? d 因为 ? 所以 ?3 填空。(5 分 )孔子名 ,字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家、 家。他对中国的教育事业有深远的影响,后人称其为 “ ” _。4 想一想,怎样才能做个快乐的读书人?(3 分 )走进书屋去有人说,现代的儿童普遍有个共同的倾向,就是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看电视和看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这样的孩子,外表看起来聪明伶

21、俐。见闻广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耐心,知识虽多但流于肤浅,反应敏捷却未推理思索。如果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荧光屏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或是可口的零食。一样是吃的享受,韵味却是不相同。1 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词语。(4 分 ) 2画去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3 分 )3 用“ 画出第 ”5 自然段中打比方的句子。(2 分 )4 文中把“阅读 ”比喻成 ;那 “便捷的快餐”“ 可口的零食指的是 。 (2 分 )5第 6 自然段中的“囊萤夜读”“ 手不释卷”都是比喻或形容学习刻苦的词语,与这两个词语意思相同或相近的其他词语有: 。 (2 分 )6 用 “ 在文中画出给你印象最深、启发最大的句子,并将你的感 ”受和启发写下来。(6 分 )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402890.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