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1



《政治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1(13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政治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1-2作业1一、填空题: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方式及其规律,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经济规律)。2、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3、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的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4、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5、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6、价值的实体是抽象劳动,价值的表现形式是交换价值,价值的货币表现是价格。7、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因素有待售商品的总量、商品的价格、货币的流通速度。8、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它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9、生
2、产的社会化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1)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2)生产过程本身的社会化;(3)产品的社会化。10、在当代,无论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都是实行的主要依靠价值规律的基础作用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劳动分配形式。二、名词解释:1.生产:是指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活动。2使用价值:是指物品的有用性,即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4通货紧缩:是指由于货币供应量少于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引起纸币升值、物价普遍下跌的现象。5社会分工:是不同部门之间和各部门
3、内部的劳动分工。三、 单项选择题:1、从劳动过程来看,进入汽车修配厂修理的汽车是(B)A、运输工具B、劳动对象C、劳动资料D、劳动产品2、广义的生产是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九牛二虎之力统一体。在这四个环节中(A)A、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但后三者对前者也起反作用B、分配决定生产、交换、消费,但后三者对前者也起反作用C、交换决定生产、分配、消费,但后三者对前者也起反作用D、消费决定生产、分配、交换,但后三者对前者也起反作用3、 商品是(C)。A、为了满足劳动者自身需要而生产的产品B、用来缴纳租税的劳动产品C、以交换为目的而生产的劳动产品D、不以交换为目的而生产的劳动产品4、不同商
4、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量的比例相交换,其原因是所有商品(C)A、都具有使用价值B、都是具体劳动的结果C、都凝结着一般人类劳动D、都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5、 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C)A、生产商品的两次不同劳动B、生产商品的两个劳动过程C、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D、不同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6、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C)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矛盾7、 如果整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则(A)A、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下降B、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上升B、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D、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理增大8、 通货膨胀是
5、指(D)A、商品价值增大引起的价格提高B、商品需求大于供给引起价格提高C、社会需求量增加引起货币供应量增加D、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9、在现实的商品交换中,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是:(D)A、商品的价格经常高于价值B、商品的价格经常低于价值C、商品的价格经常与价值保持一致D、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10、 社会分工是指(B)A、按性别和年龄自然形成的分工B、不同部门之间和各部门内部的劳动分工C、企业内部的分工D、企业内部不同工种之间的劳动分工,政治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四、 多项选择题: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是(ABE)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
6、、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C、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D、生产力反作用于生产关系2、 商品经济产生的基本条件是(CD)A、劳动力成为商品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C、社会分工D、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E、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3、 下列有关商品价值的表述正确的有(ABCDE)A、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B、商品的价值是抽象劳动形成的C、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D、商品的价值体现着生产者之间交换劳动的关系E、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是交换价值4、 货币的职能有(ABCDE)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E、世界货币5、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分配的主要因素有(AC)A、社会的需求结构B、社
7、会的供给结构C、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D、社会的产业结构E、物质财富分配方式五、 判断正误题: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资料生产。(错误)2、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性质,都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的。(错误)3、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决定了人们不能认识和利用它。(错误)4、在商品经济中,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正确)5、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差异对于商品生产者没有什么影响。(错误)、6、商品的价格同商品的价值成正比,同货币的价值成反比。(正确)7、如果货币供应量超过或小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局面。(正确)8、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错
8、误)9、生产社会化就是指生产的社会化。(错误)10、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实现是依靠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作用来实现的。(正确)六、简答题1举例说明人们为什么必须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不按经济规律办事会出现什么后果?(1)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任意创造规律,也不能任意消灭或改造规律。(3)尽管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发现、掌握、利用规律,即人们可以在认识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利用经济规律为社会谋福利。在经济活动中,如果人们不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就会遭到规律的惩
9、罚,最终导致经济活动失败。例如:价值规律(略)2.既然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生产者为什么还热心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呢?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当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在同样的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就会增多,但总价值量是不变的,从而耗费在单个商品上的劳动时间就会减少,商品价值量就会变小;反之,则相反。因此,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是就整个行业来说的。单个企业极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原因在于,在同一个行业内,个别企业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可以使他生产单个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是,他在出售商品时,仍然是按照由社
10、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商品价值去出售,从而使他可以获得一个额外的收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获得额外收入,是一切商品生产者极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内在动力。归根到底是为了能在竞争处于优势地位,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3.影响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的分配的因素是什么?说明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是如何实现的。(1)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是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的规律。(2)影响社会总劳动在各生产部门之间分配的主要因素有两个: 一是取决于社会的需求结构,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现实的社会需求主要表现为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它是由社会在一定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并且这种
11、社会需求的结构,提出对各种产品及其数量的要求,即提出生产什么,各生产多少,这就从一个方面决定着社会总劳动如何分配于各生产部门。 二是取决于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如何,决定着生产各种一定量的产品需要多少劳动量,也就是,当社会对某种产品提出需求时,在该生产部门应投入多少社会劳动,就取决于该部门的生产条件,即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长度、劳动强度。这些生产条件就从另一个方面决定着社会总劳动量在各部门的分配。 (3)在商品经济条件中,社会劳动的分配有两种实现形式:一是完全依靠价值规律的作用来实现;二是政府的干预,即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