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基本理论笔记(考试必过)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基本理论笔记(考试必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基本理论笔记(考试必过)(55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安全生产管理原则和原理原则动态相关性原则整分合原则反馈原则封闭原则原理系统原理人本原理预防原理强制原理动力原则能级原则激励原则行为原则物质动力精神动力信息动力内在动力外部动力工作吸引力偶然损失原则因果关系原则3E 原则本质安全化原则教育对策工程技术对策法制对策安全第一原则监督原则第一章 基本理论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有“四因”技术原因教育原因身体和态度原因管理原因用“3E”对策解决1、工程技术对策2、教育对策3、法制对策第一章 基本理论海因里希因果链锁理论 将事故因果连锁过程概括为5因素: 1、遗传及社会环境; 2、人的缺点; 3、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4、事故; 5、
2、伤害。核心:核心:安全工作中心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机械的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从而避免事故发生。事故致因理论第一章 基本理论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 控制两部分:能量和能量载体; 取决于能量大小、接触时间长短和频率、力的集中度; 可以利用各种屏蔽来防止意外的能量转移。事故致因理论第一章 基本理论轨迹交叉理论 斯奇巴(skba)提出:在事故发展过程中,人的因素运动轨迹与物的因素运动轨迹的交点就是事故发生的时间和空间。 事故发展过程描述为: 基本原因间接原因直接原因事故伤害;含:人的因素运动轨迹,物的因素运动轨迹。事故致因理论第一章 基本理论
3、系统安全理论 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在系统寿命周期的各阶段,运用工程的方法,识别危险源并使其危险性减少到最小,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功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安全程度,称为系统安全。 主要观点: 1、考虑改善物的系统可靠性来提高复杂系统的安全性; 2、所有事物都潜伏着危险元素; 3、不可能根除危险和危险源,可以减少来自现有危险源的危险性; 4、不可能根除危险源,只能把危险降到可接受程度。事故致因理论第一章 基本理论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安全工作体制。 在国家和行政部门之间实行“综合监管和行业监管”;
4、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实行“国家监管与地方监管”; 在政府和企业之间实行“政府监管和企业管理”。第一章 基本理论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全面统筹协调安全生产工作;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对全国安全生产实施综合监管,并负责对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国家质检总局负责锅炉、压力容器等四类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督检查; 卫生部负责职业病诊治工作;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负责工伤保险管理、未成年工及女工的劳动保护。 工信部、公安部、住建部、农业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民航总局、电监会和国资委等部门,负责本系统、本领域的安全工作。第一章 基本理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体系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职责: 1、
5、指导全国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 2、企业“三项岗位人员”培训考核(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 3、一、二级安全培训机构资质审批; 4、安全监管监察系统人员执法资格与业务培训; 5、安全人才培养相关工作。第一章 基本理论 国家煤监局职责: 1、负责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培训工作; 2、应急中心负责应急救援培训工作。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体系第一章 基本理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组织体系运行机制法律法规体系支持保障系统是基础是重要保障是开展各项活动的依据是体系运转的物质条件和手段第一章 基本理论安全生产目标指标体系事故死亡人数总量控制指标绝对指标相对指标重特大事故起数控制考核指标共计4类
6、、27个指标事故总死亡人数包括工矿商贸(煤矿、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民爆器材)、道路交通、火灾、水上交通、铁路、农机和渔业包括亿元GDP死亡率、工矿商贸10万从业人员死亡率、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水上交通百万吨吞吐量死亡率、铁路交通百万公里死亡率、火灾10万人口死亡率、特种设备万台死亡率共计8项。分为一次死亡39人和10人以上两个指标第一章 基本理论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意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 9006-2010),自2010年6月1日起实施。对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促进安全生产工作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1、有利于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的主题责任;
7、2、有利于进一步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3、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意义 定义: 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创造人的安全环境,规范人的安全行为,使人、机、环境达到最佳统一,从而实现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伤亡事故的目的。 核心:是人企业的每个员工。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隐患排查方式 1、综合检查 2、专业检查 3、季节性检查 4、节假日检查 5、日常检查 6、专项检查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隐患治理方案包括 1、目标和任务 2、方法和措施 3、经费和物资 4、机构和人员 5、时限和要求第二章 生
8、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隐患治理措施 1、工程技术措施 2、管理措施 3、教育措施 4、防护措施 5、应急措施 完成后,应对治理情况进行验证和评估。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有毒、有害场所 设置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说明应载明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救治措施) 应设置报警装置 制定应急预案 配置现场急救用品、设备(各防护器具应定点存放在安全、便于取用的地方,并有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校验和维护,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 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洪区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事故管理 1、事故报告 2、发生事故后,应按规定成立事故调查组,明确其职责与权限,进行事故调查或配
9、合上级部门的事故调查。 3、事故调查应查明事故发生的时间、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等。 4、事故调查组应根据有关证据、资料,分析事故的直接、间接原因和事故责任,提出整改措施和处理意见,编制事故调查报告。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企业安全文化功能 1、导向功能 2、凝聚功能 3、激励功能 4、辐射和同化功能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企业应建立的安全承诺 包括安全价值观、安全愿景、安全使命、安全目标。 领导者应做到: 1、提供安全工作的领导力,坚持保守决策,以有形的方式表达对安全的关注; 2、在安全生产上真正投入时间和资源; 3、制定安全发展的战略规划,以推动安全承诺的实施;
10、 4、接受培训,在与企业相关的安全事务上具有必要的能力; 5、授权组织的各级管理者和员工参与安全生产工作,积极质疑安全问题; 6、安排对安全实践或实施过程的定期审查; 7、与相关方进行沟通和合作。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 各级管理者应做到: 1、清晰界定全体员工的岗位安全责任; 2、确保所有与安全相关的活动均采用了安全的工作方法; 3、确保全体员工充分理解并胜任所承担的工作; 4、鼓励和肯定在安全方面的良好态度,注重从差错中学习和获益; 5、在追求卓越的安全绩效、质疑安全问题方面以身作则; 6、接受培训、在推进和辅导员工改进安全绩效上具有必要的能力; 7、保持与相关方的交流合作,促进组织
11、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企业应建立的安全承诺 每个员工应做到: 1、在本职工作上始终采取安全的方法; 2、对任何与安全相关的工作保持质疑的态度; 3、对任何安全异常和事件保持警觉并主动报告; 4、接受培训,在岗位工作中具有改进安全绩效的能力; 5、与管理者和其他员工进行必要的沟通。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企业应建立的安全承诺事故严重度用事故后果的经济损失(万元)表示 6种伤害模型:凝聚相含能材料爆炸、蒸汽云爆炸、沸腾液体扩展为蒸汽云爆炸、池火灾、固体和粉尘火灾、室内火灾。 危险源分级标准:A*=lg(B1*) B1*是以10万元为缩尺单位的评价值。 一级重大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