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诗歌鉴赏七大题材

上传者:97****76 2022-07-11 12:49:24上传 PPT文件 657.50KB
诗歌鉴赏七大题材_第1页 诗歌鉴赏七大题材_第2页 诗歌鉴赏七大题材_第3页

《诗歌鉴赏七大题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七大题材(28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题材特征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内容情感常用技法常用技法内内涵涵以历史事件、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历史人物、历史陈迹等为题材。陈迹等为题材。借咏叹史实、描借咏叹史实、描写古迹来抒发诗写古迹来抒发诗人的兴衰之感,人的兴衰之感,以寄托哀思、借以寄托哀思、借古讽今。古讽今。内内容容借借怀古叹怀古叹今叹个今叹个人命运人命运的坎坷。的坎坷。 (1)借景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寓情于景)。 (2)对比手法,描写眼前衰对比手法,描写眼前衰败、荒凉的景象,与历史上的败、荒凉的景象,与历史上的繁华兴盛形成鲜明的对比。繁华兴盛形成鲜明的对比。 (3)化用典故,借典故寄托化用典故,借典故寄托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自己

2、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 (4)衬托,诗人往往临古迹衬托,诗人往往临古迹而抒怀,以悲景衬悲情。而抒怀,以悲景衬悲情。题材特征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内容情感常用技法常用技法标标志志情情感感 (1)借景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寓情于景)。 (2)对比手法,描写眼前衰对比手法,描写眼前衰败、荒凉的景象,与历史上的败、荒凉的景象,与历史上的繁华兴盛形成鲜明的对比。繁华兴盛形成鲜明的对比。 (3)化用典故,借典故寄托化用典故,借典故寄托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 (4)衬托,诗人往往临古迹衬托,诗人往往临古迹而抒怀,以悲景衬悲情。而抒怀,以悲景衬悲情。题材特征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内容情感常用

3、技法常用技法内内涵涵借助借助吟咏自然吟咏自然或社会事或社会事物来表达物来表达诗人的思诗人的思想感情。想感情。内内容容 单纯单纯咏物、托咏物、托物言志物言志(寓寓意意)、托物、托物喻理、托喻理、托物讽世。物讽世。(1)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主要是正面描写主要是正面描写(绘形绘色绘形绘色)与与侧面烘托。侧面烘托。 (2)从修辞手法看,主要是从修辞手法看,主要是比喻、象征、拟人和对比。比喻、象征、拟人和对比。 (3)从抒情方法看,主要是从抒情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托物言志。题材特征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内容情感常用技法常用技法标标志志 从对象上来看,从对象上来看,咏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咏

4、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某个物。着重对所咏之某个物。着重对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行刻物的特征、功能进行刻画,或者着重对所咏之画,或者着重对所咏之物的某一内韵、精神进物的某一内韵、精神进行吟咏。行吟咏。 从题目上来看,从题目上来看,或以所咏之物为诗名或或以所咏之物为诗名或以以“咏某物咏某物”“”“题某物题某物”“”“某物吟某物吟”等为题目等为题目形式。形式。情情感感 寄寓作者的理想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或报效国家。 寄寓高尚的节操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年华易逝与理

5、想破灭的哀愁。哀愁。 托物讽世,或忧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弊,或冷嘲热讽。 (1)从具体从具体描写的方法描写的方法看,主要是看,主要是正面描写正面描写(绘绘形绘色形绘色)与侧与侧面烘托。面烘托。 (2)从修辞从修辞手法看,主手法看,主要是比喻、要是比喻、象征、拟人象征、拟人和对比。和对比。题材特征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内容情感常用技法常用技法内内涵涵诗人因长诗人因长期客居在外,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等,漂泊异地等,对所见所闻有对所见所闻有所感,借此抒所感,借此抒发对家乡、亲发对家乡、亲人的无

6、尽思念人的无尽思念和人生感叹、和人生感叹、漂泊愁苦。漂泊愁苦。内内容容借抒情主借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人公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所见所闻、所感所叹,表达感所叹,表达思亲怀乡之情。思亲怀乡之情。主题有潦倒失主题有潦倒失意,漂泊哀伤,意,漂泊哀伤,思念亲人等。思念亲人等。 (1)借景抒情借景抒情(或叫或叫“寓情于寓情于景景”),情景交融。,情景交融。 (2)乐景衬哀情乐景衬哀情(乐景写哀乐景写哀)。 (3)侧面落笔。诗人在表现侧面落笔。诗人在表现怀远、思归之情时,不是直接怀远、思归之情时,不是直接抒发思念之情,而是从对方着抒发思念之情,而是从对方着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之深,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之深,借以

7、烘托诗人的苦恨离情。借以烘托诗人的苦恨离情。 (4)因梦寄情,虚实结合。因梦寄情,虚实结合。题材特征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内容情感常用技法常用技法标标志志情情感感天涯漂泊羁旅天涯漂泊羁旅愁。叙写客居他乡的愁。叙写客居他乡的艰难,抒发漂泊无定艰难,抒发漂泊无定的孤苦。的孤苦。 望尽天涯怀人望尽天涯怀人愁。感念亲情之深,愁。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羁旅他乡的幽羁旅他乡的幽怨之情。或表达人生怨之情。或表达人生感叹,流露年华易逝感叹,流露年华易逝的苦闷;或抒发独居的苦闷;或抒发独居他乡,怀才不遇,报他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幽怨愤慨之情。

8、 (1)借景抒情借景抒情(或或叫叫“寓情于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交融。 (2)乐景衬哀情乐景衬哀情(乐景写哀乐景写哀)。 (3)侧面落笔。侧面落笔。诗人在表现怀远、诗人在表现怀远、思归之情时,不是思归之情时,不是直接抒发思念之情,直接抒发思念之情,而是从对方着笔,而是从对方着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想象对方思念自己之深,借以烘托诗之深,借以烘托诗人的苦恨离情。人的苦恨离情。题材特征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内容情感常用技法常用技法内内涵涵古人常常古人常常因事不得不与因事不得不与家人、情人或家人、情人或亲朋好友离别,亲朋好友离别,送别之际,人送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别,折柳相

9、送,吟诗赠别,表吟诗赠别,表达依依不舍之达依依不舍之情。情。内内容容 送别送别诗涉及的诗涉及的范围极广,范围极广,有君臣官有君臣官场赠别,场赠别,有市井朋有市井朋友相别,友相别,有亲人情有亲人情人送别。人送别。 (1)寓情于景,以景衬情,情寓情于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景交融。 (2)烘托:不直接写人的离情烘托: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别绪,而是通过写眼中物有伤离别绪,而是通过写眼中物有伤离之意来烘托人的伤离之深。之意来烘托人的伤离之深。 (3)以乐景衬哀情以乐景衬哀情(也叫乐景写也叫乐景写哀或反衬哀或反衬)。 (4)想象想象(也叫虚拟或虚实结合也叫虚拟或虚实结合)。送别诗常借助想象表达自己对。送别诗

10、常借助想象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朋友的留恋和关切。题材特征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内容情感常用技法常用技法标标志志情情感感依依惜别的不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舍与伤感;离别后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的思念与牵挂;对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友人的安慰与勉励;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态;己的心态;抒发对抒发对人生的感慨。要注意,人生的感慨。要注意,每首诗表达的情感往每首诗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情感交杂在一起多种情感交杂在一起的集合体,它丰富复的集合体,它丰富复杂却不杂乱无章。杂却不杂乱无章。 (1)寓情于景,以景寓情于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衬情,情景交融。 (2)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698480.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