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幼儿生长发育特点与卫生保健.



《第一章--幼儿生长发育特点与卫生保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幼儿生长发育特点与卫生保健.(97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1第一章 幼儿生长发育特点与卫生保健2第一节 幼儿身体各系统、各器官的生长发育特点与卫生保健 3一、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它们占人体体重的大部分,并构成人体的轮廓。具有保护、支持和运动等功能。 组成人体的骨骼共有206块,骨的形态各异。 (一)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 1.柔软的骨 骨由骨膜、骨质和骨髓构成。幼儿的骨骼比较柔软,软骨多。4一、运动系统 骨膜内的成骨细胞,在幼年时期直接参与骨的成长,使骨不断地生长、增粗。到2025岁,骨化过程完成。 骨的生长虽然由遗传决定,但也容易受到体内、外环境的影响,如生长激素、维生素、运动和阳光均能改变骨组织的生长。 骨组织内含有有机物和无
2、机物。有机物主要是胶原纤维,使骨具有弹性,成人约占1/3。无机物主要是钙盐,使骨具有坚固性,成人约占2/3。5一、运动系统 正是有机物与无机物结合,才使骨既坚硬又富有弹性,能很好地发挥支持、保护和运动的功能。 幼儿骨骼最主要的特征是骨的化学成分与成人不同:骨骼中的有机物多,无机物少,因此,骨的弹性大而硬度小,不易骨折,但受压后容易弯曲变形。6一、运动系统 骨髓是主要的造血器官。幼儿的骨髓全是红色的,称为红骨髓。红骨髓含有大量不同发育阶段的红细胞和白细胞。当这些细胞成熟后,就进入血液循环,以补充血液中血细胞的损耗。所以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成年后红骨髓几乎变成了黄骨髓,失去造血的功能。但在大量失
3、血和患贫血症时,黄骨髓可以暂时恢复造血功能。7一、运动系统 幼儿时期的骨膜比较厚,血管丰富,这对骨的生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幼儿骨受损时,因为血液循环丰富,新陈代谢旺盛,所以愈合比成人快。 幼儿机体的各部分骨组织与成人不同,尤其是脊柱、骨盆和腕骨等部分。腕骨一共有8块,幼儿到10岁左右才能全部钙化。8一、运动系统 (1)腕骨 幼儿腕骨的发育是逐渐进行的。新生儿时期的腕骨都是软骨,随着年龄的增长腕骨逐渐钙化。所以幼儿手腕的负重能力比较差,不能让幼儿拎提较重的物品。而且幼儿的精细动作比较困难,如不能让写字、画画的时间过长。9一、运动系统 (2)胸骨 胸骨的结合要在20-25岁才能完成,所以幼儿的胸骨
4、尚未完全结合。 维生素D缺乏、呼吸系统疾病、不正确的坐姿,都会影响幼儿胸骨的正常发育,造成畸形,甚至影响幼儿的健康发育。10一、运动系统 (3)骨盆 正常的骨盆是由髋骨、骶骨和尾骨共同围合成的。 幼儿的髋骨、耻骨、坐骨依靠软骨相连而成,还没有形成一个整体,骨盆也尚未定型。所以要避免幼儿从高处往硬的地面上跳,尤其女孩,以免伤着骨盆的骨头,影响未来的生育功能。11一、运动系统 (4)脊柱 成人的脊柱有四个生理弯曲,即颈曲、胸曲、腰曲、骶曲。这些生理弯曲可以起到缓冲震荡和平衡身体的作用。 新生儿脊柱几乎是直的。随着幼儿的生长发育,从抬头、坐立到行走时,才初步形成脊柱的四个生理弯曲,并逐渐被固定,到2
5、0-21岁时或更晚,脊柱才最后定型。因此,在整个幼儿发育时期,都要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体姿,预防脊柱变形。12一、运动系统 (5)足弓 足骨凭借坚强的韧带连结起来,形成凸面向上的足弓。足弓具有弹性,可以缓冲行走时产生的震荡,还可以保护足底的血管和神经免受压迫。 幼儿过于肥胖,走路、直立时间过长,或负重过度,都可能导致足弓塌陷,形成扁平足。 轻度扁平足感觉不明显,重者在跑、跳或行走时会出现足底麻木或疼痛。13一、运动系统 2.灵活的关节 骨与骨之间连结叫骨连结。骨连结分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 有的骨连结是不能活动的,有的稍微能活动,他们主要是借助致密结缔组织或软骨直接连结,这种连结称直接连结,如颅骨
6、,骨与骨之间有骨缝,随年龄的增加,骨缝逐渐钙化。 间接连结即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如四肢骨之间的连结和躯干骨的连结。 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14一、运动系统 幼儿的关节窝较浅,关节附近的韧带较松,肌肉纤维比较细长,所以关节和韧带的伸展性和活动范围比成人的大,尤其是肩关节、脊柱和髋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性明显超过成人,但关节的牢固性较差,在外力的作用下容易脱臼,并常伴有关节囊撕裂、韧带损伤,出现肿胀、疼痛,失去运动能力。 人的脚部关节多,靠韧带和肌肉仅仅连结在一起,如果幼儿过胖,走路、站立和直立的时间过长容易导致扁平足。15一、运动系统 3.易疲劳的骨骼肌 骨骼肌是运动的动力部分,在
7、神经系统的支配下,能随着人的意志而收缩。 全身的骨骼肌有600多块,约占体重的40%。肌肉中75%是水分,25%是固体成分,肌肉的形状各种各样,它在人体中起运动、支持和保护作用。 成人肌肉占体重的40%,而幼儿肌肉只占体重的30%左右。 幼儿肌肉的重量及其占体重的比例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16一、运动系统 每一块肌肉都有肌腹、肌腱肌腹、肌腱两部分。肌腹柔软而富有弹性,肌腱则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没有伸缩性。肌肉借助于肌腱附着在骨骼上,收缩时产生关节运动。 肌肉是随着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而发育的肌肉是随着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而发育的。由于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够完善,对骨骼肌的调节功能不强,所以肌肉的力量
8、和协调性较差,大小肌肉群发育不同速度,支配幼儿上下肢活动大肌肉群发育较早,而幼儿的小肌肉群,如手指和腕部肌肉群发育得晚,手指的精细动作不易掌握。17一、运动系统 (二)幼儿运动系统的卫生保健 1.培养正确的坐、立、行姿势 2.合理组织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 适量接受阳光的照射,可使身体产生维生素D以预防佝偻病。 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运动方式及运动量,使幼儿全身得到锻炼。不宜开展拔河、长跑、踢球等剧烈运动。18一、运动系统 3.保证充足的营养和睡眠 蛋白质、钙、磷、维生素D都能促进骨的钙化和肌肉的发育,应供应充足的营养,还要让幼儿多晒太阳,并保证充足的睡眠,以保证运动系统的正常生长发育。 4.衣
9、服和鞋子应宽松适度 衣服不宜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幼儿鞋子大小要合脚,不宜穿高跟鞋。 5.注意安全,预防意外事故发生 在组织活动时,要做好运动前的准备,避免用力过猛牵拉幼儿手臂,防止脱臼和肌肉损伤,女孩不宜从高处往硬的地面上跳,以免损伤骨盆。19二、消化系统 (一)幼儿消化系统的特点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腺组成。 消化道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等。门等。 消化腺消化腺主要有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和胰腺等。主要有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和胰腺等。 消化腺有导管与消化管相通,使消化液流入消化管。消化腺有导管与消化管相通
10、,使消化液流入消化管。消化液中的主要成份是酶。酶可以加快消化过程的消化液中的主要成份是酶。酶可以加快消化过程的速度。速度。20二、消化系统 1.牙齿牙齿 牙齿是人体最坚硬的器官,人生有两套牙齿,即乳牙和恒牙。 牙齿的主要功能是咀嚼、磨碎食物,使食物和消化液混合。牙齿还能辅助发音的功能。 牙齿的发育始于胚胎第6周,到出生时有20颗乳牙的牙胚。2岁半左右长出20颗乳牙。6岁左右开始换牙,1213岁换牙完毕岁换牙完毕。 (乳牙)估算应该长牙的数量(乳牙)估算应该长牙的数量=月龄月龄-41213岁长出第二恒磨牙岁长出第二恒磨牙 25岁左右长出第三恒磨牙(智齿,有的人终生不长)岁左右长出第三恒磨牙(智齿
11、,有的人终生不长)21二、消化系统 2.胃胃 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暂时储存暂时储存食物,并初步消化食物食物,并初步消化食物。 胃壁内表面为黏膜层,可分泌胃液。胃液中的主要成分有胃蛋白酶、盐酸、黏液和黏蛋白等。 胃蛋白酶能初步分解蛋白质。胃酸能为胃蛋白酶造成适宜的酸性环境,还有杀灭胃内细菌的功能。黏液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幼儿胃容量小,随着年龄的增长,胃容量逐渐增大。幼儿胃壁肌肉薄,伸展性和蠕动功能差,胃液分泌量比成人少,因此幼儿的消化能力较差。所以为幼儿选配食物及每餐的间隔时间,应考虑不同年龄的幼儿的胃容量,科学地制定幼儿的食谱。22二、消化系统 3.小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