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第6讲 课程()

上传者:2****5 2022-07-26 20:48:41上传 PPT文件 72.50KB
第6讲 课程()_第1页 第6讲 课程()_第2页 第6讲 课程()_第3页

《第6讲 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讲 课程()(31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第六讲第六讲 课程课程本章基本框架什么知识学生可以接受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第一节 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一般概念1、记住两个人:朱熹:宽著期限、紧著课程。斯宾塞斯宾塞: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将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2、记住课程概念广义的课程: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一门学科课业及其进程第一节、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一般概念3、广义的课程:q 德智体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q 不仅包括各门学科、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活动q 课程兼有计划、途径、标准的含义。4、课程的具体表现:q 教学计划教学计划q 教学大纲教学大纲q 教科书

2、教科书课程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蓝图。第一节 课程概述二、课程的分类二、课程的分类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一)课程分类标准(一)课程分类标准1 1、课程的制定者或管理角度、课程的制定者或管理角度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2 2、课程任务的角度、课程任务的角度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3 3、课程功能的角度:、课程功能的角度: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4 4、教育阶段角度:、教育阶段角度:幼儿园课

3、程、小学课程、初中课程、高中课程幼儿园课程、小学课程、初中课程、高中课程5 5、课程的组织核心:、课程的组织核心: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 第一节、课程概述二、课程的分类二、课程的分类(二)课程分类举例(二)课程分类举例1 1、根据课程任务:、根据课程任务:基础型: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读、写、算)基础型: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读、写、算) 必修必修 拓展型拓展型: :拓展、开阔、发展学生拓展、开阔、发展学生 选修选修 研究型:培养探究态度与能力研究型:培养探究态度与能力2 2、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三类课程的关系、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三类

4、课程的关系基础增效关系:基础增效关系:基础型是拓展型的基础,拓展型是研究型的基础。拓基础型是拓展型的基础,拓展型是研究型的基础。拓展型、研究型对基础型的教与学起着至关重要的增益促效的基础作用展型、研究型对基础型的教与学起着至关重要的增益促效的基础作用渗透综合关系:渗透综合关系:从课程目标来说,三类课程在统一目标下,在不同层从课程目标来说,三类课程在统一目标下,在不同层次上功能互补递进,形成整体,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与发展学生个性有十次上功能互补递进,形成整体,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与发展学生个性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分重要的作用。当心出简答题第一节、课程概述二、课程的分类二、课程的分类(二)课程分类举例

5、(二)课程分类举例3 3、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国家课程: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采用研制国家课程: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采用研制- -开发开发- -推广的开发模式,实施中央推广的开发模式,实施中央- -外围外围“自上而下自上而下”的政策。的政策。 地方课程: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订的地方课程: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订的课程,二级课程课程,二级课程 学校课程:学校自身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学校课程:学校自身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尽

6、可能满足社区、学校、学生的差异性,通常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尽可能满足社区、学校、学生的差异性,通常由校长和教师来制定,采用实践由校长和教师来制定,采用实践- -评估评估- -开发的课程开发模式。开发的课程开发模式。4 4、注意不同年代划分的层次不一样、注意不同年代划分的层次不一样19931993年,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将课将课程分为:国家与地方两个层次程分为:国家与地方两个层次19961996年,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将课程分为:国家、将课程分为:国家、地方、学校三个层次地方、学校三个层次容易容易

7、出选出选择题择题第一节、课程概述三、制约课程的三大因素:社会、知识与儿童三、制约课程的三大因素:社会、知识与儿童 1 1、社会:、社会: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性能性2 2、知识:、知识: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水平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水平3 3、儿童:、儿童: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接受性4 4、教育:、教育:课程理论课程理论( (实用主义、要素主义、永恒主实用主义、要素主义、永恒主义、存在主义等义、存在主义等) )第二节课程目标一、四种不同的目标一、四种不同的目标教育目的:教育目

8、的: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与最终目标出发点与最终目标,是制定,是制定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价教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育效果的根本依据根本依据。培养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指导课程编制过程最关键的准则。课程目标:指导课程编制过程最关键的准则。四方面的规定性:四方面的规定性: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操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操作性作性教学目标: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学目标: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三方面的特征:三方面的特征:具有可操作指标体系,体现学生具有可操作指标体系,体现学生学习行为及其变化,具有灵活

9、性学习行为及其变化,具有灵活性u2、四种目标之间的关系、四种目标之间的关系总的来说,是一般与具体的关系,从教育目的到最总的来说,是一般与具体的关系,从教育目的到最后的教学目标,越来越具体。后的教学目标,越来越具体。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只是概括程度不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只是概括程度不同。同。教育目的是整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遵循的统一的质量教育目的是整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遵循的统一的质量要求,培养目标则是某级或某类学校的具体要求,后者是前者的要求,培养目标则是某级或某类学校的具体要求,后者是前者的具体化。具体化。培

10、养目标要根据教育目的来制定,而教育目的又只有通过培养目标要根据教育目的来制定,而教育目的又只有通过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才能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才能实现。两者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或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两者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或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第二节课程目标简答题?!第二节课程目标u二、课程目标的依据二、课程目标的依据对学生的研究:对学生的研究:q学生身心发展的现状,与理想的常模加以比较学生身心发展的现状,与理想的常模加以比较q个体的需要个体的需要q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差异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差异对社会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泰勒的分类:健康、家庭、娱乐、职业、宗教、泰勒的分类:健康、

11、家庭、娱乐、职业、宗教、消费、公民消费、公民对学科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第三节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1 1、课程设计的界定课程设计的界定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2 2、课程计划、课程计划(小学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 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生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731676.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