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首山丽景一期配套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福州市首山丽景一期配套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州市首山丽景一期配套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61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总体概述3一、工程概况3二、技术要求:3三、施工总体设想及施工段划分6四、工程目标6第二章 施工平面图布置和临时设施布置7第三章 施工进度计划及和各阶段进度的保证措施8一、工期总目标8二、施工安排的基本原则8三、总体进度计划8四、工期保证措施8第四章 劳动力和材料投入计划及其保证措施9一、劳动力投入计划及保证措施9二、材料进场计划及保证措施14第五章 机械设备、办公设备及检测设备投入计划15一、机械设备投入计划15二、办公设施16三、检测设备16第六章 施工的重点、难点、关键技术、工艺分析及保证措施17一、施工前期准备17二、施工技术17三、施工方案及保证措施18(一)、施工顺序
2、18(二)、管道施工19(三)、边石砌筑20(四)、井室调整20(五)、道路路面施工20(六)、人行道工程28第七章 针对设计图纸、工程量清单及施工管理的合理化建议29第八章 质量保证措施30一、质量方针和目标30二、质量控制30三、工程质量保证措施31第九章 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措施39一、文明、安全、环保施工措施39二、项目部有关人员安全岗位责任制40三、安全防护43四、临时用电43五、机械安全44六、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44第十章 主要施工技术措施50 一、雨季施工技术措施50二、工期保证措施51三、地下管线及地下障碍物保护措施51四、降低成本措施52五、成品保护措施53六、文明施工,减
3、少扰民,防止污染、噪音措施53附表:1、施工总平面图55 2、临时设施用地表56 3、施工进度横道图57 4、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办公设备、检测设备表59第一章 总体概述一、工程概况福州市首山丽景一期配套道路位于福州市仓山区,起点接北园路,终点接南二环路,道路沿线周边主要为首山丽景一期社会保障房项目、福州市盲校及民房等建筑。本次设计的路段全长819.501米,规划宽度24米,本次修建长度约750米,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设计车速30Km/h。工程建设内容包括道路、给排水、综合管线、路灯照明、交通及绿化等工程。该项目的建设将完善福州市的路网,分流二环的交通压力,改善交通环境,带动周边地块的开
4、发,为周边项目的交通出行提供便捷的通道。二、技术要求:I 、道路部分 道路等级:城市次路,设计车速30Km/h。 路面:沥青砼路面,设计年限10年。 路面设计荷载:BZZ-100KN。 1、平面设计:遵循甲方提供规划平面图进行设计。 2、纵断设计:本次设计最大纵坡2.75%,最小纵坡0.38%。 3、横断设计:依据规划,路幅宽度为18m与25m两种形式,机动车道宽11m与18m,两侧人行步道宽各4.5m,机动车道横坡度为1.5%,人行步道横坡度为1.0%。 4、路面结构:机动车道采用沥青砼,其结构形式为5cm细粒式改性沥青砼+8cm中粒式沥青砼+1cm改性乳化沥青下封层+28cm5%水泥稳定碎
5、石+20cm级配碎石。人行道路面结构:8cm透水砖+3cm干硬性水泥砂浆+15cm透水砼+10cm级配碎石。 5、缘石结构:均为石料其石料强度等级不低于MU40,且加工精度为外露部分采用锯面,底面平整度高差不大于10mm,其余面均需锯面加工(表面光滑),缘石勾缝宽度5mm。6、路基土压实标准(重型击实标准):填方路段:路基土应分层填筑,每层厚度不大于30cm,路床80cm范围内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00mm,路床顶面横坡应与路拱横坡一致。路槽底0-80cm压实度为92%,路槽底80-150cm压实度为91%,路槽底150cm以下压实度为90%,填筑路基前应注意填前夯实。挖方路段:路槽底0-30c
6、m压实度为92%,挖方路段路基应满足现场土质的实际情况,若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则应通知设计单位酌情处理后方可修筑路面。7、道路材料要求:(1)、路面顶面设计弯沉值为32.345(0.01mm)。 (2)、路面上面层石油沥青标号采用AC-13,下面层石油沥青标号应采用AC-20C。 (3)、沥青面层粗集料宜选用与沥青粘附性能好的中性硬质石料,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组成,具体的规格与质量要求见施工规范。 (4)、细粒式沥青砼采用AC-13C,中粒式沥青砼采用AC-20C;沥青砼上下面层之间应洒粘层油,粘层油采用乳化沥青PC-3,用量0.3-0.6L/m²。面层与
7、基层之间应先洒布一层透层油,透层油采用乳化沥青PC-2,用量0.7-1.5L/m²,待透层油渗透至基层后,再铺一层1cm厚单层式改性乳化沥青表面处治,集料采用S12,集料用量7-9m³/1000 m²,沥青用量1-1.2kg/m²。 8、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技术要求: (1)、石料的级配应符合规范标准,材质(水泥、集料等)应符合规范要求(GB50092-1996)。 (2)、水泥稳定碎石的水泥含量为碎石干重量的5%,水泥标号不大于42.5,7天抗压强度>3MPa,粒径小于或等于30mm。 (3)、水稳成型压实度大于98%(重型击实标准)。 (4)、应养
8、生7天后才可洒透层沥青。 (5)、水泥稳定碎石基础应一次碾压成型,严禁碾压后再贴补薄层水泥稳定碎石进行找平,碾压必在最佳含水量(由实验确定)下达最大密实度(施工规范规定)。 (6)、水泥稳定碎石应用12t以上的压路机碾压。用12-15t压路机时每层压实厚度不超过15厘米,用18-20t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碾压压实厚度不应超过20厘米。采用大能量压路机时,每层厚度可根据实验确定。压实厚度大于最大压实厚度时应分层碾压,每层最小压实厚度10厘米,下层宜稍厚。 (7)、应严格控制基层厚度和高度,其路拱横坡应与面层一致。 (8)、必须保湿养生,不使稳定碎石层干燥,也不应忽干忽湿。 9、施工横缝采用平接缝,
9、在一次摊铺结束时,趁沥青砼尚未冷却时用切边机垂直切除端部层厚不足的部分,使下次施工时呈直角边衔接。 10、根据设计图纸,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区域内设计道路进行清表换填处理,路面以下管线应在路基填土前施工。、雨、污水管线部分 1、污水重力管道采用连续缠绕玻璃钢管,套筒橡胶密封圈接口。当埋深H4m时,环刚度SN10KN/m²,当埋深4H6m时,环刚度SN15KN/m²,当埋深H大于6m时,环刚度SN20KN/m²,管道采用砂砾石垫层,当地基承载力fa55kpa时,应对基础经行加固处理,在达到规定的地基承载力后,再铺设砾石垫层。雨水管d500时采用连续缠绕玻璃钢管,套筒
10、橡胶密封圈接口;d500时采用钢筋混凝土管,当埋深6m时,采用II级管,当埋深H6m时,采用III级管。管道均采用水泥砂浆接口,180°混凝土基础,管道应敷设在承载力达到管道地基支撑强度要求的原状土地基或经过处理后回填密实的地基土。 2、污水检查井及其相关衔接井除说明外均采用塑料成品检查井,井体采用一次注塑成型的有流槽直壁塑料检查井。雨水检查井及其相关衔接井除说明外均采用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排水检查井,做法详见国标06MS201-5。 3、除施工图注明外,雨水支管管径为d500、坡度i为0.005,污水支管管径为d300、坡度i为0.005;各支管预留至道路建设线外1米或其他管线外1
11、.5米,支线井均采用塑料井,管道转弯和交接处,其水流转角不应小于90°。 4、当管道覆土小于0.7米时,采用管道加固处理。 5、管道施工安装应严格按该管材的操作技术规程进行。 三、施工总体设想及施工段划分根据招标文件的工期要求,结合施工区的自然条件、施工特点、施工机械设备等因素,科学合理地制定施工进度计划,排出最合理的工期,并严格以此控制各阶段的施工进度,组织均衡施工,避免人为地造成施工进度缓慢和高峰期过度集中。各项施工程序前后兼顾,做到衔接合理,干扰少,施工均衡。另外,本工程拆迁受阻大,质量要求高,施工中我们尽可能地保持均衡生产,同时还要满足施工总进度计划的综合平衡要求。本工程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