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中学生厌学的成因与对策.doc
上传者:好用的文档
2022-06-25 22:09:51上传
DOC文件
18 KB
浅谈农村中学生厌学的成因与对策
摘要:学生厌学、辍学的现象在每个学校都很普遍。做好学生厌学、辍学工作让他们坚定学****信心,恢复学****的兴趣,重燃人生的希望,这些工作不是班主任一个人所能胜任的,必须依靠社会、家长、科任教师、班主任与学校领导来密切配合,才能达到挽救学生的目的。做好学生厌学、辍学、留住学生工作,必须先分析该生的所遇的困难原因,然后有目的的与之谈心、了解、鼓励、启发学生,有必要时还需借助学校领导与学生家长的力量,才能实现目标。
关键词:初中生;厌学;原因;措施
近几年政府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对农村学生实行了“两免一补”,对农村教育的硬件投入也逐年加大,但是,农村教育质量的改善,教学条件的提高,并未阻止住农村学生的日益流失,也并未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农村学生厌学、辍学现象仍然令人担忧,为此,本人现在就针对这个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与措施。
一、农村中学生厌学、辍学的原因
造成学生厌学、辍学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意识原因。以前,农村在文化和经济相当落后的条件下,农村要想出一个大中专毕业生是非常艰难的,但是,一旦某個农家出现一个中专或大专毕业生那是了不起的盛事,人人羡慕,家家沾光。因为,谁考上中专大学,谁就跳出农门,当上国家干部,家长们不管砸锅买铁也拼命的送子女上学读书。在这种“唯有读书高”的封建残余思想影响下,解放后一直到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的初中教育也曾经红红火火。但是后来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很多家长不可避免的受到了“金钱至上,读书无用”的思想颠覆,部分家长开始认识到“一人当官,全家光荣”不如“全家致富,胜过一人当官”,于是当部分家长看到原先一些头脑装不进书却知道利用改革开放初期商机无限的时机靠着勤快跟人做建筑、架桥、染布、捡垃圾、摆地摊等都狠狠发了几桶财,接着这些人买车包运输、到县城买地建房当大款,生活过得美滋滋的,早已胜过当官当教师现状,加上不少的学生和家长看到目前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日日艰难,从而更加滋生了新的“读书无用论”的思想,许多家长理所当然的认为,现在大学生都不包分配工作了,许多大中专生毕业都找不到工作了,上学还有什么用,况且上学肯定花去不少的费用,根本得不偿失,不如让孩子早点学些手艺外出打工,做生意,一年至少也肯定能赚七、八千元钱,而现在知识能值多少钱?只要孩子能算算数,记记账就可以了。于是,读书成才已经不是家长们的第一选择了。
2、学生学****动机不足或不明确。有人说过: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个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如今,农村初中生学****明显动机不足或不明确的现象极为严重。其原因:a、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读书不如赚钱的社会不良风气也昂首走进了学校,影响了学生的学****动机。b、家庭因素的影响。一些学生受到家长及社会上“脑体倒挂”现象影响,认为知识不重要,花钱读书不合算,认为小学的知识已经够用,不如早点参加工作或经商赚钱好。c、学生本身对为何学****的目标不明确。既然家长都不重视读书了,有些家长认为供小孩读书是为了应付乡政府的电话查问,防止不送孩子读书是违法的责备,加上是为了防止小孩长大明理以后埋怨父母不送其读书不愿尽孝的隐患,于是对未来蒙昧无知的初中生在学校读书也是为了应付家长,根本没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家长应付政
摘要:学生厌学、辍学的现象在每个学校都很普遍。做好学生厌学、辍学工作让他们坚定学****信心,恢复学****的兴趣,重燃人生的希望,这些工作不是班主任一个人所能胜任的,必须依靠社会、家长、科任教师、班主任与学校领导来密切配合,才能达到挽救学生的目的。做好学生厌学、辍学、留住学生工作,必须先分析该生的所遇的困难原因,然后有目的的与之谈心、了解、鼓励、启发学生,有必要时还需借助学校领导与学生家长的力量,才能实现目标。
关键词:初中生;厌学;原因;措施
近几年政府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对农村学生实行了“两免一补”,对农村教育的硬件投入也逐年加大,但是,农村教育质量的改善,教学条件的提高,并未阻止住农村学生的日益流失,也并未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农村学生厌学、辍学现象仍然令人担忧,为此,本人现在就针对这个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与措施。
一、农村中学生厌学、辍学的原因
造成学生厌学、辍学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意识原因。以前,农村在文化和经济相当落后的条件下,农村要想出一个大中专毕业生是非常艰难的,但是,一旦某個农家出现一个中专或大专毕业生那是了不起的盛事,人人羡慕,家家沾光。因为,谁考上中专大学,谁就跳出农门,当上国家干部,家长们不管砸锅买铁也拼命的送子女上学读书。在这种“唯有读书高”的封建残余思想影响下,解放后一直到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的初中教育也曾经红红火火。但是后来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很多家长不可避免的受到了“金钱至上,读书无用”的思想颠覆,部分家长开始认识到“一人当官,全家光荣”不如“全家致富,胜过一人当官”,于是当部分家长看到原先一些头脑装不进书却知道利用改革开放初期商机无限的时机靠着勤快跟人做建筑、架桥、染布、捡垃圾、摆地摊等都狠狠发了几桶财,接着这些人买车包运输、到县城买地建房当大款,生活过得美滋滋的,早已胜过当官当教师现状,加上不少的学生和家长看到目前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日日艰难,从而更加滋生了新的“读书无用论”的思想,许多家长理所当然的认为,现在大学生都不包分配工作了,许多大中专生毕业都找不到工作了,上学还有什么用,况且上学肯定花去不少的费用,根本得不偿失,不如让孩子早点学些手艺外出打工,做生意,一年至少也肯定能赚七、八千元钱,而现在知识能值多少钱?只要孩子能算算数,记记账就可以了。于是,读书成才已经不是家长们的第一选择了。
2、学生学****动机不足或不明确。有人说过: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个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如今,农村初中生学****明显动机不足或不明确的现象极为严重。其原因:a、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读书不如赚钱的社会不良风气也昂首走进了学校,影响了学生的学****动机。b、家庭因素的影响。一些学生受到家长及社会上“脑体倒挂”现象影响,认为知识不重要,花钱读书不合算,认为小学的知识已经够用,不如早点参加工作或经商赚钱好。c、学生本身对为何学****的目标不明确。既然家长都不重视读书了,有些家长认为供小孩读书是为了应付乡政府的电话查问,防止不送孩子读书是违法的责备,加上是为了防止小孩长大明理以后埋怨父母不送其读书不愿尽孝的隐患,于是对未来蒙昧无知的初中生在学校读书也是为了应付家长,根本没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家长应付政
浅谈农村中学生厌学的成因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