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浅谈“互联网+”时代银行消费者权益的保护.doc

上传者:住儿 2022-06-11 16:36:45上传 DOC文件 15 KB
浅谈“互联网+”时代银行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摘要】信息科技迅猛发展背景下,对于银行网络金融服务供给程序与攻击手段也持续翻新,银行消费者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导致消费者弱势地位越发突出,这就对银行保护消费者权益提出更高要求。本研究主要分析与探讨互联网+时代下如何有效保护银行消费者权益。
【关键词】消费者 互联网+ 银行 权益保护
随着近些年移动通讯业务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逐渐成为金融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由此引发一场互联网金融热潮。有学者认为,互联网+时代下的现代科学技术、云计算以及移动支付等,从根本上影响着人类金融模式,可能会产生与银行间接融资、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有所不同的第三种金融模式,也就是互联网金融模式。而互联网+时代也给银行运行模式带来风险,不断挑战着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一、银行消费者权益风险特征
(一)交易环境安全风险
互联网是网络金融运作主要媒介,网络安全是银行消费者所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近年来,由于信息科技迅猛发展,对于银行网络金融服务供给程序与攻击手段也持续翻新,黑客攻击、钓鱼网站以及木马病毒等行为不断增多,银行消费完全问题对消费者财产安全权造成严重威胁。
(二)客户信息安全风险
互联网+时代下,信息为王,网络市场极度渴求金融类消费者信息,这样就衍生出非法买卖客户信息数据现象。目前银行消费者信息泄露途径包括:①关于银行的网络金融合作机构缺乏完善消费者信息保密机制,造成不法分子窃取客户私人信息;②银行监管不力,忽略对消费者私人信息的有效保护,造成信息外流。
(三)充分知情难实现
互联网+金融交易环境下,消费者通常以阅读方式对银行服务或者产品等信息进行被动接受,客商间沟通和互动较为缺乏,金融本身存在其行业特殊性,而且金融产品也具有一定复杂性,通常消费者很难正确认识和理解,由此就会影响到消费者权益的有效保护。如果无法保证客户应有知情权,那么就会对银行实现公平交易权造成影响。
二、互联网+时代下银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意义
就宏观层面分析,作为网络金融业务重要参与主体,银行强化保护消费者权益是其担当与责任,而且国家政府高度重视该工作,先后颁布实施《强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指导意见》、《推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明确规定金融机构必须严格规范其工作行为,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就微观层面分析,注重消费者权益保护应防患于未然,防止银行在金融纠纷中处于被动状态。因为互联网金融业务有著较为广泛的受众,相比传统业务更为社交化与公开化,所以,某特定互联网产品存在问题,相关客户就会出现结社抱团现象,导致银行问题解决难度的加大,所以应有效保护消费者权益。
三、互联网+时代下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策略
(一)提升互联网系统安全性
为保护消费者权益,银行应该从软硬件量环节入手,对人财物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强化科技风险的有效控制,从而使技术安全管理能力得到不断提升。首先,应对银行内部安全系统进行定期升级,尽量避免由于黑客攻击或者计算机病毒等导致信息安全事故。其次,应充分利用科技发展优势,全面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职责。比方说,现阶段持续发生的通过伪基站群发钓鱼短信欺骗消费者的风险事件,要求银行不仅要通过短信、网站等

浅谈“互联网+”时代银行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文档来源:https://www.taodocs.com/p-690180560.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