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中考化学重难点易错点复习讲练探索质量守恒定律(含五套中考模拟试卷).doc

上传者:小健 2022-07-08 23:25:08上传 DOC文件 325 KB
中考化学重难点易错点复****讲练:探索质量守恒定律(含五套中考模拟试卷).doc探索质量守恒定律
【垂点难点易错点虐亞辂通】
一、质量守恒定律
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化学反应前后的六个“不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元 素质量不变、物质总质量不变。
化学反应前后的两个“一定变”:物质种类一定变、分子种类一定变。
化学反应前后的两个“可能变”:元素化合价可能变、分子数目可能变。
注意: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一切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只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才能计入质量守恒的计算等式中,没有参加反应的剩余物质的质量不能 计入。
质量守恒的等式两边都是质量总和,所以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和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要算齐全。
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质量的计算,不适用于体积的计算。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
卩曾加——有空气中的氧气参加了反应
反应后生成物质量£减少——生成物中有气体放出
血有变化 反应前后没有气体参加或者逸出
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元素
如,已知酒精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这一事实,推断出酒精中肯定含有什么元素?可 能含有什么元素?则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一一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得到如下推断:
酒精+O2TCO2+H2O,由生成物中的元素种类可知:
酒精中一定含有的元素:C、H;可能含有的元素:Oo
说明:若要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则需要定量才可计算。
求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如,在A+2B=C+D的反应中,5克A跟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克C和10克D,则B的质量 可直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一一参加反应物质质量总和=反应生成物质质量总和,求得m(B)=3g+10g —5g=8go
确定某物化学式
如,要求某反应2X +502 = 4C02 + 2H20中X的化学式,则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一一化学反应前后原子 个数不变,列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
原子
反应前个数
反应后个数
差值
C
0
4
4
H
0
4
4
0
10
10
0
表格中所差的C、H原子即在X中,由于X前面化学计量数为2,所以每个X中有2个碳原子和2个 氢原子,即X化学式为C2H2。
根据质量守恒,作简单计算
如,加热a克***酸钾和b克二氧化籬的混合物,完全反应后得剩余固体c克,要求生成的氧气的质量, 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一一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即可求出:
反应前物质总质量=(a+b)克
反应后物质总质量=c克+氧气质量
故,氧气质量=(a+b-c)克
注意:尽管二氧化猛是本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不算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但二氧化猛 反应后仍存在于剩余固体中,所以C克中已包含了 b克的二氧化猛质量。本题按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 不变计算较为简单。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3
5
20
7
反应后质量/g
10
5
8
待测
仞圉【真题难题名校題题题经典】
例题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通过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测得反应后丁物质的质量为12g
乙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反应中甲、丙、丁的质量比为7 : 12 : 5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解析:根据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判断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甲反应前是3g,反应后为10g,质量增加 T 7g,是生成物,丙反应前是20g,反应后为8g,质量减少了 12g,是反应物,而乙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 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丁为生成物,且生成的质量为12g-7g=5g,故丁的待测值为7g+5g=12g, 故反应可表示为:丙=甲+丁.;
测得反应后丁物质的质量为12g,正确;
乙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而是否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并不知道,故只能说乙物质可能是催化剂, 不是一定,乙还可能是不参加反应的杂质,错误;
反应中甲、丙、丁的质量比为7 : 12 : 5,正确;
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是分解反应,正确,故选B。
答案:B
点拨:质量守恒的表格题中一般给出的数据是反应前质量和反应后质量。但能代入质量守恒定律等式 计算的是参加反应的质量,所以所给数据均不能代入质量守恒等式计算,应先计算反应前后质量差△!!!, 才是参加反应的质量。因此为了解题准确快速,可做如下图的笔记,反应后质量增加的记为正值,为生成 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记为负值,为反应物,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记为0,可能为催化剂,也可能为不参 加反应的杂质。各物质的Am之和为0。遇到这

中考化学重难点易错点复习讲练:探索质量守恒定律(含五套中考模拟试卷)


文档来源:https://www.taodocs.com/p-512062070.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