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个人求职意向分析.doc
上传者:蓝天
2022-07-07 16:32:38上传
DOC文件
86 KB
大学生个人求职意向分析.doc大学生个人求职意向分析
一)当下大学生个人求职意向形成的背景
首先,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逐步实现了与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接轨,“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 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基本形成。其次,我 国自1999年大学开始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呈现总体下降的趋势,就业难已经成为 制约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和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据 统计,2007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将达到495万人,严峻的 就业形势牵动着社会各界的神经,很多毕业生将要面对“一 毕业,即待业”的窘境。最后,在大学生抱怨找工作难的同 时,企业界也普遍反映难招到合适的人才,很多企业抱怨他 们花了大量的成本去招聘并培训应届毕业生,但效率、效果 均不尽人意。据权威调查报告显示:45%的企业招不到合适 的人,50%的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从这个数据反映出大学 生就业问题不仅是“难找工”的问题,也包括了企业“难招 合适人”的问题,这就是新形势下结构性失业的社会问题。 在这样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下,在这样高校扩招的就业形势 下,在这样社会结构性失业的就业结构下,应届毕业生又是 怎样确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整个人生的就职意向 的呢?
(二)四大价值理念决定求职意向
就业单位、工作环境、就业地域、自主创业,当代大 学生职业选择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这四个方面,每一种职 业抉择背后都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
在对就业单位的选择倾向上,调查数据显示,33. 5%的 学生把外资企业排在第一位,23. 5%的学生把公务员排在第 一位,又有13. 7%的学生把国有大企业排在第一位,另有 10%的学生把自主创业排在第一位,最后有相当部分的学生 无奈地选择“考研”来缓解就业压力。结果表明,外企和党 政事业单位仍为当代大学生首选,主要原因是大学生们认为 外企有较多锻炼机会、工资待遇较高,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 收入稳定、福利好。不过,随着国家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 外资企业的竞争日趋激烈,近三年来就业选择趋势又有新的 变化,希望到民营企业工作的求职者所占比重从2002年上 半年的10.3%上升到今年上半年17. 8%,希望到三资企业工 作的求职者所占比重则从2002年上半年的29. 7%下降到今年 上半年的25. 2%o
在对工作环境的选择倾向上,46.3%的大学生把“工作 条件好,能发挥个人才干”放在了第一位,19.7%的大学生 要求所选职业要“学****条件好,可以全面锻炼个人深层次能 力,有利于深造”。2007年7日,中华英才网发布了《2007 年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报告》,该报告是联合北京大学 光华管理学院等机构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大学生最佳
雇主调查”的成果展示。结果显示,大学生在就业观念上更 趋理性,培训和发展机会已成为大学生择业时最看重的指 标。结果还显示,大学生越来越淡化初始薪酬、福利上的要 求,择业最看重的是“个人发展和晋升空间大”,占参加学 生总数的76%,而选择企业“能实现个人价值”和“符合个 人兴趣”的比例也远大于“高收入和较好的福利待遇”。该 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4. 9万余份,覆盖中国600多所高校, 较为公正、客观、科学地揭示了中国大学生择业的相关情况。
“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是打造最佳雇主品牌的重中
一)当下大学生个人求职意向形成的背景
首先,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逐步实现了与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接轨,“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 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基本形成。其次,我 国自1999年大学开始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呈现总体下降的趋势,就业难已经成为 制约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和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据 统计,2007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将达到495万人,严峻的 就业形势牵动着社会各界的神经,很多毕业生将要面对“一 毕业,即待业”的窘境。最后,在大学生抱怨找工作难的同 时,企业界也普遍反映难招到合适的人才,很多企业抱怨他 们花了大量的成本去招聘并培训应届毕业生,但效率、效果 均不尽人意。据权威调查报告显示:45%的企业招不到合适 的人,50%的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从这个数据反映出大学 生就业问题不仅是“难找工”的问题,也包括了企业“难招 合适人”的问题,这就是新形势下结构性失业的社会问题。 在这样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下,在这样高校扩招的就业形势 下,在这样社会结构性失业的就业结构下,应届毕业生又是 怎样确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整个人生的就职意向 的呢?
(二)四大价值理念决定求职意向
就业单位、工作环境、就业地域、自主创业,当代大 学生职业选择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这四个方面,每一种职 业抉择背后都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
在对就业单位的选择倾向上,调查数据显示,33. 5%的 学生把外资企业排在第一位,23. 5%的学生把公务员排在第 一位,又有13. 7%的学生把国有大企业排在第一位,另有 10%的学生把自主创业排在第一位,最后有相当部分的学生 无奈地选择“考研”来缓解就业压力。结果表明,外企和党 政事业单位仍为当代大学生首选,主要原因是大学生们认为 外企有较多锻炼机会、工资待遇较高,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 收入稳定、福利好。不过,随着国家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 外资企业的竞争日趋激烈,近三年来就业选择趋势又有新的 变化,希望到民营企业工作的求职者所占比重从2002年上 半年的10.3%上升到今年上半年17. 8%,希望到三资企业工 作的求职者所占比重则从2002年上半年的29. 7%下降到今年 上半年的25. 2%o
在对工作环境的选择倾向上,46.3%的大学生把“工作 条件好,能发挥个人才干”放在了第一位,19.7%的大学生 要求所选职业要“学****条件好,可以全面锻炼个人深层次能 力,有利于深造”。2007年7日,中华英才网发布了《2007 年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报告》,该报告是联合北京大学 光华管理学院等机构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大学生最佳
雇主调查”的成果展示。结果显示,大学生在就业观念上更 趋理性,培训和发展机会已成为大学生择业时最看重的指 标。结果还显示,大学生越来越淡化初始薪酬、福利上的要 求,择业最看重的是“个人发展和晋升空间大”,占参加学 生总数的76%,而选择企业“能实现个人价值”和“符合个 人兴趣”的比例也远大于“高收入和较好的福利待遇”。该 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4. 9万余份,覆盖中国600多所高校, 较为公正、客观、科学地揭示了中国大学生择业的相关情况。
“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是打造最佳雇主品牌的重中
大学生个人求职意向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