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优质教案.docx

上传者:yusuyuan 2022-06-07 19:34:16上传 DOCX文件 35 KB
第3课古话三首
教学目标
会写“侯、章”等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三首古诗。
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古诗大意。
结合古诗的创作背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了解诗中介绍的传统****俗,感受民风民俗。
重点、难点
突破方法(A案)1.通过朗读、借助注释等方法来感知古诗大意。2.拓展延伸,阅读关于节日的其他诗词,感受传
统****俗。(B案)1.学生自主学****体会诗句内容。2.小组学****感受民风民俗。
难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突破方法(A案)了解古诗的创作背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B案)通过质疑和讨论,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
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法与学法
教法(A案)情景教学法、点拨法。(B案)引导法、点拨法。
学法(A案)体验法、自读自悟法。(B案)自读自悟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A案)多媒体课件。(B案)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建议2课时。
A案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古诗〈〈寒食》。
能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了解寒食节的****俗,积累其他关于寒食节的古诗词。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通过学****北京的春节》和〈〈腊八粥》两篇课文,你们了解到了哪些****俗?
师:让我们走进古诗,了解古诗中的传统节日与****俗。
二、揭示课题,了解"寒食"
板书课题。
师:寒食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通常在冬至后的第105天,因为过去在节日期间不能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代寒食节时的长安城是什么样的吧。
三、初读古诗,了解作者
教师范读古诗。
学生自读,读准字音。
介绍作者:韩翊,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十三载(754年)考
中进士。建中年间,他因作〈〈寒食》一诗被唐德宗所赏识,晋升不断,最终官至中书舍人。韩翊的诗笔法轻巧,写景
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四、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古诗,学生思考诗意。
遇到不懂的地方怎么办?
(查字典、看注释、联系上下文……)
学生自由读诗,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含义。
(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春天的京城到处鲜花簇簇,飞花飘散,寒食节时皇城里中的杨柳在春风中摇曳。
(2)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日落天黑,皇宫里传送着朝廷赏赐的蜡烛,燃烛升起的轻烟飘进了王侯贵族之家。
五、反复诵读,领悟诗情
师:诵读古诗,你们看到了怎样的景色?你们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春意盎然的景色。“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师:“无处不飞花”是诗人抓住的典型画面,春意浓郁,笼罩全城。为什么是“飞花”,而不是“落花”呢?
(“飞花”是指落花随风飞舞。这是典型的暮春景色。不说“落花”而说“飞花”,这是明写花而暗写风。一个“飞”
字,寓意深远。由此我们可以充分体会到诗人炼字的功夫。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首诗能传诵千古,要归功于其中的诗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而这一句诗中的点睛之笔就在一个“飞”字)
师:“飞花”就是风中的花,你们还能从诗中的哪个地方感受到风?(“斜”字也是间接写风)
齐读第1、2句,感受诗人笔下的春意。
了解****俗。
补充介绍:寒食节有禁烟火、吃冷食、祭扫、踏青等风俗。诗句中提及的是禁烟火这一****俗。
师:全诗第1、2句写白昼,第3、4句写夜晚,“日暮”则是转折。寒食节普天之下一律禁火,哪些地方和哪些人却是例外呢?
(皇宫是例外,权贵豪门也是例外)
师:读到这里,你们会想到什么?
师:全诗用白描手法来刻画皇宫的气派,充满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太平盛世的赞美。
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六、归纳学法,总结提升
师:刚刚我们一起学****了〈〈寒食》这首诗,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学****的?
(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
七、延伸拓展,推荐阅读
师:除了韩翊的〈〈寒食》,还有其他关于寒食节的古诗,我们一起读一读。
寒食
[唐]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板书设计
寒食
风景飞花东风御柳斜
风俗日暮传蜡烛五侯家家家禁火
课时作业
一、背诵〈〈寒食》,预****另外两首古诗。
二、解释词语的意思。
春城:指春天的京城。
御柳:皇城里的柳树。
汉宫:这里用汉朝皇宫来指唐朝皇宫。
五侯:这里泛指权贵豪门。
三、〈〈寒食》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春景。春天的京城到处鲜花簇簇,飞花飘散,寒食节时皇城里的杨柳在春风中摇曳。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学****古诗〈〈迢迢牵牛星》和〈〈十五夜望月》,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结合古诗背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了解诗中介绍的传统****俗,感受民风民俗。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优质教案


文档来源:https://www.taodocs.com/p-690586312.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