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IASK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误差分析报告.doc

上传者:秋天学习屋 2022-06-10 17:18:41上传 DOC文件 331 KB
IASK_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误差分析报告
IASK_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误差分析报告
IASK_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误差分析报告
......
《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误差分析
在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
大量热;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沿导气管进入集气瓶中,至约占集气瓶内空间的
1/5。
红磷燃烧后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使集气瓶中空气的压强变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
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通过实验得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
1/5。
实验时,燃烧匙里要盛入过量的红磷,红磷过量,足以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反应完,使
测得氧气的体积更接近空气中氧气的实际体积。这个实验还可推论出氮气不能支持燃烧;
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可以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
在这个实验中,为什么有时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呢?
导致结果偏低的原因可能有:
1)红磷的量不足;
2)瓶内氧气没有耗尽;
(3)装置漏气(如塞子未塞紧、燃烧匙与橡皮塞之间有缝隙等),使外界空气进入
瓶内;
(4)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使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减少。
.专业word可编辑.
IASK_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误差分析报告
IASK_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误差分析报告
IASK_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误差分析报告
......
该实验中有时气体减少的体积大于1/5,又是为什么呢?
原因可能是:
1)点燃红磷后,插入燃烧匙时,瓶塞子塞得太慢,使得瓶中空气受热膨胀,部分空气溢出。
2)实验开始时,没有夹或没夹紧止水夹。
针对此实验可以展开如下拓展。
例题1:将足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在燃烧匙上点燃(或灼烧),分别放入四只如图所示装
置的广口瓶中,立即塞紧橡皮塞,反应结束待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导管中水柱上升最少
的是放入哪种物质的装置?()
A.铁粉B.磷C.木炭D.镁
解析:铁粉、磷、镁在空气被点燃后,生成物通常呈固态,而木炭燃烧后,虽然消耗
了氧气,但是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并且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全部溶解于水,所以导管中水
柱上升最少的是放木炭。
例题2:某班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
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
IASK_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误差分析报告
IASK_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误差分析报告
IASK_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

IASK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误差分析报告


文档来源:https://www.taodocs.com/p-690116132.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