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浅谈培养农村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几点思考.doc

上传者:夸客客 2022-06-14 17:06:42上传 DOC文件 15 KB
浅谈培养农村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几点思考
【摘 要】阅读教学是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本文从基础阅读的概念出发,对初中语文基础阅读教学策略进行浅析,阐述基础阅读能力的表现特征、农村初中语文基础阅读教学的预期效果及相关教学要求和建议,探索一种适合阅读基础较差的农村初中学生的阅读教学方式。
【关键词】基础阅读;教学策略;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2-0189-01
《义务教育语文課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著名数学家苏步青说过:“我从小打好了语文的基础,这对我学****其他学科提供了很大方便。”苏老说的打好了“语文的基础”准确地说应该是打好了阅读的基础。中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会阅读的黄金时期,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全社会,都应大力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惯,具备较好的阅读能力。
笔者任教于一间以留守学生为主的农村初中学校,因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和阅读氛围,学生阅读水平整体偏低,语文课堂中学生最害怕做阅读题型,语文教师也怕上阅读课型,常规的阅读教学往往是事倍功半。在阅读教学探索中,遇到了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如农村学校多媒体教学设备和课程资源严重缺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少,教师自身教学能力不足、阅读教学策略欠缺等,阅读教学实践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与预期目标相差甚远。在深入研究语文阅读教学理论和对教学实践不断反思的过程中,结合农村初中学校的软硬件环境和学生的实际,探索应用了更加适合农村初中学生提高阅读水平的教学方式——基础阅读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基础阅读的概念
基础阅读,其本质就是“裸”读,是指学生在没有任何阅读参考资料和老师解读的前提下,对文本进行阅读,依靠自我解读文本过程的感受和经验,形成一种对文章最基本的把握能力。这种阅读其实是回到了阅读的本源,从自我出发,进而自我收获,是对每个独立个体在阅读中的最基本要求。
二、农村初中语文基础阅读教学策略浅析
1.基础阅读能力的表现特征与教学基本要求。
一是能安静地阅读全篇文章。安静是指内心的宁静,不受外界干扰,能沉下心来,不借用任何辅导书,专心致志地读完文章,逼着自己多读几遍,这是最基本的阅读的要求。作为初中学生,阅读尚未追求功利性,而是在于培养良好的阅读****惯。可是大部分学生在阅读文章时性子浮躁,无法静心读完全文,尤其是阅读篇幅较长文章时这种浮躁状态表现更甚。当老师要求默读时,不到两三分钟学生的精神就无法集中了——心神不定、眼睛到处张望,这种状态怎能真正走进文本用心品读文章呢?因此,教师在常规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学生专注阅读能力的培养,帮助和提醒学生安静并潜下心来,专注于眼前的一字一句,真正做到静心阅读。
二是对文本中生字词的及时识记。对于字词的积累认识,中学阶段还是很必要的。特别是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本来就不多,积累的字词量很少,字词障碍也是学生阅读能力难以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读懂课文文本是阅读教学的核心所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弱化字词等基础知识的积累,提醒学生在任何时候,遇到不懂的字词都应笔记下来,词汇量在日积月累中就扩

浅谈培养农村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几点思考


文档来源:https://www.taodocs.com/p-690563206.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