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多元化环境审计工作格局的思考.doc
上传者:tiros009
2022-07-17 23:17:08上传
DOC文件
17 KB
关于构建多元化环境审计工作格局的思考
王卫亚 吴周平 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出现空前未有的繁荣,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影响到可持续发展。环境安全成为党和国家、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审计机关要有效开展环境审计,充分发挥审计作为经济社会“免疫系统”的功能,就必须切实把握环境审计的功能定位,找准环境审计的发展思路,积极构建多元化的环境审计工作格局。
一、我国环境审计的发展历程和当前形势
我国审计机关自1983年成立之初开展环境审计并没有明确提出环境审计的概念,只是在开展其他的审计项目中涉及到一些环境保护资金的审计事项,以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为审计的主要目标。到1998年审计署成立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开始明确了环境审计职能,审计机关开始有意识地从促进污染治理和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两个方面,组织开展环境审计,审计的重点从资金的合规性和合法性审计,更多地向环境影响的监督和环境管理的评价方向转移。2003年审计署成立环境审计协调领导小组,开始兼顾环境审计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积极吸收国际环境审计的先进经验,不断拓展环境审计的新领域,及时总结既往环境审计工作中行之有效的实践经验。2008年和2009年审计署分别制定下发的《2008~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意见》,把环境审计摆上了更加重要的位置,标志我国环境审计工作步入新阶段。
从我国的环境审计工作的发展历程上看,虽然通过审计实践和探索,积累初步经验,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应该看到,我国的环境审计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与当前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的环境审计工作面临的任务将日益繁重和艰巨,也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如环境审计领域还比较狭窄,审计经验还不够充分,缺乏完整的环境审计评价体系和相应的审计技术与方法,环境审计的要求与审计资源相对不足,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能适应环境审计工作的需要等等。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以及环境审计面临的任务和困难,需要我们在环境政策、法律和理论等方面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在审计计划、资源整合、技术方法和成果运用等方面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积极构建多元化的环境审计新格局,才能为我国环境审计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构建多元化环境审计格局的必要性
笔者认为,多元化环境审计工作格局,即指针对环境审计多元化的特点,通过充分整合审计机关现有的各项自有资源和外部资源,积极倡导和组织财政审计、投资审计、金融审计、企业审计、外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专业审计部门,在各项专业审计中全程关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相关事项,关注中央关于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揭露和查处破坏浪费资源、造成国有资源流失和危害资源环境安全等问题,从而构建起资源环境审计与其他专业审计相结合的多元工作格局。
构建多元化环境审计格局是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需要。刘家义审计长关于审计是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的理论认为,审计的本质是“免疫系统”,审计应当发挥“免疫系统”内在所固有的“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而构建环境审计多元化格局,其着眼点不再仅仅是局限于环保部门和环保资金,而是拓展到了与环境有关的所
王卫亚 吴周平 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出现空前未有的繁荣,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影响到可持续发展。环境安全成为党和国家、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审计机关要有效开展环境审计,充分发挥审计作为经济社会“免疫系统”的功能,就必须切实把握环境审计的功能定位,找准环境审计的发展思路,积极构建多元化的环境审计工作格局。
一、我国环境审计的发展历程和当前形势
我国审计机关自1983年成立之初开展环境审计并没有明确提出环境审计的概念,只是在开展其他的审计项目中涉及到一些环境保护资金的审计事项,以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为审计的主要目标。到1998年审计署成立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开始明确了环境审计职能,审计机关开始有意识地从促进污染治理和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两个方面,组织开展环境审计,审计的重点从资金的合规性和合法性审计,更多地向环境影响的监督和环境管理的评价方向转移。2003年审计署成立环境审计协调领导小组,开始兼顾环境审计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积极吸收国际环境审计的先进经验,不断拓展环境审计的新领域,及时总结既往环境审计工作中行之有效的实践经验。2008年和2009年审计署分别制定下发的《2008~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意见》,把环境审计摆上了更加重要的位置,标志我国环境审计工作步入新阶段。
从我国的环境审计工作的发展历程上看,虽然通过审计实践和探索,积累初步经验,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应该看到,我国的环境审计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与当前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的环境审计工作面临的任务将日益繁重和艰巨,也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如环境审计领域还比较狭窄,审计经验还不够充分,缺乏完整的环境审计评价体系和相应的审计技术与方法,环境审计的要求与审计资源相对不足,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能适应环境审计工作的需要等等。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以及环境审计面临的任务和困难,需要我们在环境政策、法律和理论等方面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在审计计划、资源整合、技术方法和成果运用等方面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积极构建多元化的环境审计新格局,才能为我国环境审计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构建多元化环境审计格局的必要性
笔者认为,多元化环境审计工作格局,即指针对环境审计多元化的特点,通过充分整合审计机关现有的各项自有资源和外部资源,积极倡导和组织财政审计、投资审计、金融审计、企业审计、外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专业审计部门,在各项专业审计中全程关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相关事项,关注中央关于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揭露和查处破坏浪费资源、造成国有资源流失和危害资源环境安全等问题,从而构建起资源环境审计与其他专业审计相结合的多元工作格局。
构建多元化环境审计格局是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需要。刘家义审计长关于审计是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的理论认为,审计的本质是“免疫系统”,审计应当发挥“免疫系统”内在所固有的“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而构建环境审计多元化格局,其着眼点不再仅仅是局限于环保部门和环保资金,而是拓展到了与环境有关的所
关于构建多元化环境审计工作格局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