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产业全域化,18.9万亩村级工业园整合为100个产业社区
01
南海旧改提速
广佛产业外圈标杆2020年9月19日,省委深改委印发《佛山市南海区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切中南海“城不城、乡不乡”的发展短板,并赋予了南海一批省级支持事项,这将有利于优化全区行政资源配置,进一步激发社会和经济发展动力。 截至2020年10月底,南海已拆除整理32087亩,累计拆除整理58281亩,并推动狮山万洋众创城、大沥全球创客小镇、桂城爱车小镇、西樵五八科创产业小镇、大沥瀚星科学园、桂城海逸新经济小镇等一批重点连片改造项目取得实效。 南海区正加快全面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并把连片村级工业园区升级改造列入9大重点改革领域之一。接下来将重点打造20个千亩以上连片产业社区,把全部18.9万亩村级工业园整合升级为100个产业社区,推动南海国土空间布局全面优化和城乡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城乡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加快推进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是佛山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 今年,佛山提出全力将佛山打造成“一核一带一区”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为广东高质量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作出佛山贡献,离不开土地整备。离不开创新动力支撑。要加快谋划布局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创新平台,积极争取国家级大科学装置落户佛山,充分发挥重大平台对新兴产业的推动作用,全力推进重大平台建设,加快新兴产业集聚发展。
2007年,佛山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城市更新,率先提出“三旧”改造理念。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启动“三旧”改造项目1872个,总面积约16.34万亩,改造预算投入资金3642.5亿元。
其中,桂城、大里、里水、狮山旧改空间潜力巨大,也是未来承载新增产业、人口支撑。特别是林岳片区,旧工业区、旧村庄将改造为新城市。
南海正在抢抓“双区”建设重大机遇,以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为工作总抓手,努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蕴藏着大量宝贵的投资机会。通过三旧改造,腾出空间,南海加快引入企业投资,成为佛山重要的产业基地,以电器、氢能、铝型材、汽车制造、电子信息产业、医疗用品、服装产业为主。2019年末,南海区共有普通中学 78 所,在校学生 137298 人;小学 137 所,在校学生 243600 人;幼儿园 397 所,在校学生 130091 人。3-18岁人口超41万人,这是南海城市活力的体现,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地铁、城市道路需要加快建设,适应未来南海区300多万常住人口的出行需求。
广州28号线三眼桥至佛山西站(佛山支线)是东西向线路,工程投资测算总额为 112.79亿元,技术经济指标为正线每公里造价 5.07亿元。线路西起于南海区新人民医院站,出站后线路沿桂丹路、规划兆丰路、站前北路敷设继而引入国铁佛山西站(已预埋),出站后线路继续向东走行并绕避沙堤机场跑道,之后沿机场路、谢边大道、穗盐西路敷设并引入三眼桥站。读者们可到南海区政府网下载资料。南海需要加快融入湾区的交通设施,1小时交通圈覆盖深圳后,投资环境将大大扭转。
产业和服务业不断提升,宜居环境大幅度改善,人才大量集聚于桂城和狮山,两个镇街常住人口合计约170万人。
1979到2019,南海GDP增长806倍。2019年南海地区生产总值3176.62亿元,市场主体总量31.97万户,成为工商业最活跃的片区。
2019年,南海区产值超两百亿元的行业有十二个,分别为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未包括一汽大众)、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家具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纺织业 。
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难题,实现“二次腾飞”。强化统筹规划、优化要素配置、共享发展成果、追求生态宜居的科学发展战略,推动城乡全域覆盖更协调、更平衡、更可持续地发展。在黄岐、盐步,将学习千灯湖片区大力改造、科学开发,建设广佛新城。
南海十大片区
城乡融合发展标杆南海区目前正在加快打造244平方公里的城乡融合发展标杆区域,在土地集约利用、公共服务提升、基础设施完善、资源集聚发展、城乡环境优化等方面强化引领和支撑作用。城市更新,整备土地,新的产业空间和城市空间,既引入企业,有带动人口增长,带动南海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模式一:城乡带动型乡村融入城市,实现高质量城市化。此模式以千灯湖片区、大沥中轴片区、映月湖片区、文翰湖片区为示范片区,以连片更新为发展策略。
映月湖周边改造迅速,有望成为南海新的宜居片区,可惜就业岗位非常少。模式二:城乡互促型实现乡村生态文化和城市产业服务的融合,打造集生态文明、 岭南文化、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区。此模式以一岛两湖十里片区、环西樵山片区、南国桃园片区、九江滨江片区为示范片区,以全域整备为发展策略。
作为佛山南海氢能产业发展的主战场,丹灶积极引进培育氢能产业项目,依托“一湖一城三园区”建设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国际知名的自主氢能技术先行地、高端氢能产业集聚地和先进氢能社会示范区。但在学校和医院方面进展太慢,不利于吸引人才落户。
丹灶在科研资源上早有布局。仙湖实验室明年全部建成,将充分发挥主承建单位武汉理工大学的作用,通过对先进能源制氢关键技术、燃料电池材料与集成关键技术、燃料电池动力总成与智能网联关键技术和氢安全关键技术的研发,形成氢能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与产业推进平台,未来促进广东氢能产业的发展。模式三:园城共荣型突出产业和城市共生共荣,促进传统制造业向高端智能产业的转型升级。此模式以西站枢纽新城片区、里湖新城片区为示范区,以连片更新、全域装备两者综合为发展策略。远郊的新城,在房地产开发的同时,必须同步把缺失的医院、学校、商场、写字楼、公园、图书馆、体育场同步安排,否则职住分离、配套少,当睡城还不够格。预计到2030年,桂城将承载150万常住人口,服务业、教育资源高度发展,佛山地铁4、11号和广州地铁19、28号线预计都将建成,轨道交通基本满足居民需求。南海区买房,自住或投资,都应该选择千灯湖、岳利沙、映月湖或者文翰湖旁边。
04
南海博物馆之城
文化竞争力加快提升未来,人才对文化、艺术的需求越来越大。南海将建设南海文化中心、南海艺术中心、南海体育中心三大中心,建设打造环千灯湖片区、环西樵山片区、环佛山高新区南海园三大博物馆集群。城市具备文化向心力,工作机会多,人口吸引力加速。
确立东部“文化+创意”、中部“文化+商业+科技”、西部“文化+旅游”文化导向型名城新格局。 南海重点发展影视制作、电竞文娱、专业设计等创新先导型、内容主导型、智力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打造千灯湖休闲街区、平洲玉器街、听音湖片区等一批特色鲜明、吸引力强、城市名片式的特色街区,建设一批业态集聚、创新效应凸显的文旅产业园区,构筑发展新优势。文化专业化,南海争取留住外来人口。最终,是学习北滘新城,构建城市生活配套完善的宜居片区。建川新中国百年博物馆项目位于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城市中轴线,建筑面积约9万平方米,由建川博物馆提供约100万件/套藏品,首期开放运营不少于70个馆,之后每年将增开一个馆,将建设约100个年代特征鲜明的博物馆。
1966年开始收藏至今,樊建川已收藏超千万件藏品,在全国打造了50家展馆,经验丰富,相信能为狮山带来惊喜。凤翔湾崛起
三龙湾游船:都会区高光时刻
禅城两大新项目共投资299亿元
顺德9宗重点商住地共1322亩
佛山新机场城市轨道专线研究
这篇关于南海产业全域化,18.9万亩村级工业园整合为100个产业社区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希望我们推荐的答案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