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晃车病害整治



《轨道晃车病害整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轨道晃车病害整治(55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山海关工务段邹子耕轨道晃车病害整治提 纲 一轨道病害造成机车车辆晃车的概念 二轨道病害造成机车车辆晃车的现象 三轨道病害造成机车车辆晃车的整治 四有关轨道病害造成机车车辆晃车的几个问题的探讨一轨道病害造成机车车辆晃车的概念 1 机车车辆振动分类: 浮沉振动 点头振动 侧摆振动 摇头振动 伸缩振动 侧滚振动一轨道病害造成机车车辆晃车的概念 2 “晃车”的概念 ()“车晃” ()“晃车”就是指轨道不平顺,确切的讲是指两根钢轨在空间的几何形位与理想的几何形位的偏差。轨道不平顺按激扰源分为:垂向、横向、复合;按波长分为:短波、中波、长波。二轨道病害造成机车车辆晃车的现象 轨道那些现象造成机车车辆晃车:
2、 (1)直线段有左右相间的方向或侧磨; (2)直线段有左右相间的轨面阴阳光带; (3)轨面内侧有鳞状纹,顺列车运行方向,手摸有倒刮鱼鳞感,剥落掉块为严重晃车点; (4)成段轨枕偏斜,钢轨碎弯,应力集中;(如京哈线下行K331.800900冬季晃车严重、夏季较轻或不晃,在K331.850处左股钢轨25m范围有4个焊头,冬季发生过断轨,冬季焊轨作永久处理,轨枕成段偏斜,春季放散不彻底。)二轨道病害造成机车车辆晃车的现象 (5)顺列车运行方向,枕木头侧面单侧石砟颠白为空吊板,轨枕端部石砟颠白的不是空吊板; (6)曲线外股有基本等距的偏多侧磨,侧磨面粗糙,轨底上面有铁粉未处为严重晃车点; (7)缓和曲
3、线下股测量有矢度,如下股工作边有侧磨,其相对上股有肥边为严重晃车点;二轨道病害造成机车车辆晃车的现象 (8)组合可调式护轨调整片超厚(6mm以上),护轨基本轨方向不良,接头外支咀; (9)曲基本轨岔头支咀,曲基本轨曲折点弯折矢度过大或偏小;二轨道病害造成机车车辆晃车的现象 (10)道岔与两端线路不在同一直线上,连续道岔不在同一直线上,直向钢轨有左右相间鳞状纹或侧磨; (11)道岔尖轨刨切起点,尖轨非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之间有间隙,尖轨顶铁不密贴; (12)半蹲式目视线路有高低起伏,基本等距的不良长平; (13)桥梁两端的桥线衔接处,轨枕盒内缺砟,动态空吊板。二轨道病害造成机车车辆晃车的现象注意
4、 这些现象在现场调查时,对于找对找准作业撬起到最关键的作用。三轨道病害造成机车车辆晃车的整治 直线段轨道晃车的形成过程是绳(弦线)量不超限,尺(轨距尺)量不失格的不良轨向,导致为晃车源,逐渐发展到相对股顺列车运行方向的方向,致使逐渐发展为左右相间的轨向,其间隔与行车速度有关:行车速度V120km/h区段间隔长度在912轨枕空长,行车速度V160km/h区段,间隔长度在1215轨枕空。严重处所出现钢轨作用边左右相间的侧面磨耗。三轨道病害造成机车车辆晃车的整治三轨道病害造成机车车辆晃车的整治三轨道病害造成机车车辆晃车的整治 (1)轨道横向晃车以晃车源为起点,顺列车运行方向发展为左右相间的轨向或钢轨
5、工作边的侧面磨耗,并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列车运行中左右晃动与轨向叠加而出现横向晃车。所显示的是晃车点位置。 (2)轨道垂向晃车就是轨道高低起伏不良的长平且基本等间隔。机车车辆运行时的自振频率与起伏不良且基本等间隔高低相耦合叠加产生垂直加速度。所显示的是垂直加速度晃车点位置。三轨道病害造成机车车辆晃车的整治 曲线轨道由于水平加速造成晃车,相对比直线轨道少一些,但此病害整治的效果并不理想,发生重复晃车的处所也多于直线地段。 机车车辆在曲线轨道上运行时,车轮轮缘沿上股钢轨工作边运行,由于上股钢轨工作边的圆顺度不良,导致了机车车辆通过时晃动。三轨道病害造成机车车辆晃车的整治 一、曲线产生晃车主要原因
6、及表象 1、曲线轨道正矢超过允许偏差管理值标准; 2、曲线测点正矢点点不超限,两两测点间的正矢有个别处超限; 3、各测点正矢均在允许偏差管理值范围内,但基本等间隔的相间正矢偏大,或基本等间隔的相间正矢偏大于计算正矢;三轨道病害造成机车车辆晃车的整治 4、缓和曲线递增值,该增的不增,该减的不减,增减相混; 5、缓和曲线相邻点递增值之差,正、负有较大变化的; 6、缓和曲线下股轨向不良,工作边出现矢度,个别严重处出现钢轨侧磨,对应的上股钢轨有肥边;三轨道病害造成机车车辆晃车的整治 7、缓和曲线同一位置测量,工作边和非工作边均有矢度; 8、曲线正矢普遍偏大,半径偏小。现场正矢累计值大于计算正矢累计值。
7、双线区段,两缓和曲线正矢不对称,列车驶出端正矢多数大于驶入端,上股钢轨侧磨不对称,列车驶出端侧磨量大于驶入段;三轨道病害造成机车车辆晃车的整治 9、无缝线路上股钢轨侧磨,未达到超限程度时,采取调边使用后,出现的新生病害:一是上股钢轨工作边很快出现肥边,轨距偏小;二是逐渐出现上股钢轨肥边间断、无规律成条脱落现象,轨距不超限,但轨距变化率超限,动态晃车;三是逐渐上股钢轨工作边侧磨,原侧磨不均的位置再次复原。 二、静态正矢检测三轨道病害造成机车车辆晃车的整治 曲线轨道由于水平加速造成的晃车,要从曲线正矢上找原因。在晃车点前后5060米范围内,加密测量正矢。在两测点之间增加一个测点,以便更准确分析曲线
8、病害,确定整治方案。 晃车点在圆曲线内。以晃车点为中心,向两端延长各5060米范围内,每5米间隔测量正矢,各量取12个测点,原测点为主点,两侧点间加密的测点为副点。三轨道病害造成机车车辆晃车的整治 晃车点在缓和曲线内,或在圆曲线内,但接近HY或YH点。从HY或YH点开始,每5米间隔测量正矢,向直线方向测量,直线段不少于2个测值点,直线段的测点工作边无矢度,在非工作边测量是否有矢度。另一端仍从HY或YH点开始,每5米间隔测量正矢,向圆曲线内排尺到距晃车点60米处。三轨道病害造成机车车辆晃车的整治 正矢测量仍为20米弦量,每5米移动一间隔。正矢测量位置,理论上为轨下面16mm处,如遇有肥边应在肥边
9、上拉弦,在肥边上测量矢度,有侧磨的应在轨面下14mm16mm范围内拉弦和测量正矢,检测记录分别记录主、副的正矢,侧磨不均较多的位置标明“磨”字及大约长度。测量圆曲线最后几点时,正矢差较大的应再增加测点,继续测量正矢,直到正矢接近为止。正矢测量应取两次测量的平均值,为计算曲线的现场正矢根据。三轨道病害造成机车车辆晃车的整治 三、曲线轨道偏差量计算 利用绳正法整正曲线,是整条曲线的计算拨正,要求各点正矢均达到计算正矢的标准,几乎各点均有拨道量,但在整治曲线轨道晃车时,增加了现场作业的工作量。曲线轨道晃车是在曲线轨道中的某一个位置,通过简易计算调整方法,解决正矢问题,也就达到了整治曲线轨道晃车的目的
10、。三轨道病害造成机车车辆晃车的整治 简易计算调整方法是利用向外拨动一点,其前后两测点正矢各增加拨量二分之一,反之,其前后两测点正矢各增加拨量二分之一。根据测得的现场正矢数据,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利用不同方法计算曲线正矢。圆曲线现场正矢平均值与计算正矢比较,以现有圆曲线平均正矢为准,如与计算正矢不符,按现场曲线半径重新设置计算正矢,特别是缓和曲线的计算正矢。三轨道病害造成机车车辆晃车的整治 现场正矢与计算正矢差,差值较大的点,是第一个尝试向下股方向调整的第一点,之后向两端调整,无特殊情况,以向下股方向拨道或改道为主。拨后正式与计算正矢差最大不超过2mm,整修之后,效果较好,重复晃车减少。三轨道病害
11、造成机车车辆晃车的整治 缓和曲线各点正矢,普遍大于计算正矢,也可采用缓和曲线各点,平行向直线方向移动一个测点的方法,ZH、HY点向直线方向移动5米,缓和曲线全长不变,此端圆曲线延长5米。利用这种平移,主点变副点的方法,拨、改道量小,效果也很好,但要相应的修改设备图表,特别是提供给轨检车的数据,直接关系到动态检测的成绩。三轨道病害造成机车车辆晃车的整治 计算曲线拨、改道量,主、副点要分别计算,现场正矢主点各点均不超限,副点中有的超限导致晃车。多数区间晃车在缓和曲线中,副点的拨、改道量大于主点。 利用简易计算调整方法整治曲线晃车,方法简单,但调整较慢,有反复,不能一次计算成型。三轨道病害造成机车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