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和脑死亡的相关问题



《心肺复苏和脑死亡的相关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肺复苏和脑死亡的相关问题(30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心肺复苏和脑死亡的相关问题北京市儿童医院 樊寻梅心肺复苏的病理生理改变n缺氧与代谢性酸中毒n二氧化碳潴留与呼吸性酸中毒n能量代谢受累,水电解质紊乱n脑缺血再灌注损害心、脑等重要脏器对缺氧极其敏感n心肌缺血310分钟,ATP减少50%以上,心肌即失去复苏可能。n1.无氧代谢的脑细胞只能维持45分钟即开始死亡。n2.因此,在常温下心跳停止46分钟,即存在大脑不可逆性损害,即是复苏成功,也必定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二氧化碳潴留与呼吸性酸中毒n呼吸心博停止后人体内CO?以0.40.8KPa的速度增长。n1. CO?可直接抑制窦房结、房室结的传导和兴奋,引起心律不齐、心动过缓,并可兴奋心脏抑制中枢,使心肌
2、收缩无力。n2. CO?可使脑血管扩张,形成脑水肿。浓度过高,还可直接造成CO?麻醉,抑制呼吸中枢。能量代谢受累,水电解质紊乱n葡萄糖无氧酵解时所产生的能量,仅为有氧时的1/81/9,故能量供应大量减少。n膜泵功能障碍,膜离子通道失活,造成脑细胞内外离子稳态的改变。脑缺血再灌注损害n心博停止后,血PH值急剧下降,脑血管的自动调节能力丧失,脑血管扩张。n心脏复跳后,早期脑血流增多,造成脑过渡灌注,引起脑充血、水肿、颅内压增高。n血脑屏障受损,一些毒性代谢产物渗入脑内。心脏按压的有关问题n胸外心脏按压(Extrathoracic Cardiac Massage,ETCM),又称心脏胸外按压(Clo
3、sed Chest Cardiac Compression CCC)或闭式心脏按压(Closed Chest CPR,CCCPR)n胸内心脏按压(Intrathoracic Cardiac Massage,ITCM)或开胸式心肺复苏术(Open Chest CPR,OCCCPR).胸外心脏按压的指征n1.突然昏迷伴大动脉搏动消失或心音消失。n2.心动过缓或严重循环不足:年长儿心率小于30次/分,新生儿心率小于80次/分,产房新生儿心率小于100次/分。胸外按压的方法nAHA 1986年规定按压次数为80-100次/分;1992年为80-100次/分,深度为3.755cm,按压占全周期的50%n
4、按压位置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胸内心脏按压(OCCPR)适应症n1.常规CCCPRn2.舒张压小于40mmHgn3.体外除颤不成功nOCCPR经验公式:心按压-注药-心脏按压-选择有利时机除颤给药途径n1.静脉:为首选给药途径,以中心静脉为最佳n2.气管:适用于有气管插管而无静脉通道者,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纳络酮等均可,剂量要加大,肾上腺素0.1mg/kg(相当于扩大十倍)用药总量婴儿不超过5ml,成人不超过10mln3.骨髓:美国心脏学会规定,静脉穿刺失败3次,或时间超过90秒,应建立骨髓通路。n4.心内注射:不得已时用骨髓通路永不萎陷的静脉n1.操作方法:局麻下,用16或18号针
5、或骨髓穿刺针,在胫骨粗隆内下方11.5厘米处垂直或呈60度角向下刺入胫骨干,有空陷感,用注射器回抽,观察到有骨髓流出,即确定进入骨髓腔,然后推注1015毫升生理盐水,确保通道通畅,再接输液装置并调节速度。n2.优点:操作简单,穿刺成功率高(首次75%),还可用于快速输液、输血、采集标本n3.注意事项:要避开小儿股骺板,否则可影响小儿骨骼发育n4.并发症:骨髓炎、骨室筋膜综合症、皮下脓肿、脂肪栓塞等心肺复苏的药物治疗n1.药物治疗的目的n2.给药途径n3.药物的选择药物治疗的目的n1.提高心、脑灌注压,增加心、脑血流量n2.减轻酸血症,有利于血管活性药物发挥作用,并维持脏器功能n3.提高室颤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