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刘佳云

上传者:9****8 2022-07-21 04:32:35上传 PPT文件 2.89MB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刘佳云_第1页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刘佳云_第2页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刘佳云_第3页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刘佳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刘佳云(107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第三章第三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水、钠代谢障碍水、钠代谢障碍 钾代谢障碍钾代谢障碍 水肿水肿张张XX 男男 8岁岁 2012年年2月月2日入院日入院病史:病史:二年来反复于受凉后,下颌淋巴结肿大,出现二年来反复于受凉后,下颌淋巴结肿大,出现浮肿浮肿、血尿,呕吐、腹泻、遵医嘱低盐饮食血尿,呕吐、腹泻、遵医嘱低盐饮食。上个月发生二次。上个月发生二次手指抽手指抽搐搐,近二十天又发生下颌淋巴结肿大、,近二十天又发生下颌淋巴结肿大、浮肿、尿较多,大便稀浮肿、尿较多,大便稀,每天,每天67次。近二日嗜睡、次。近二日嗜睡、时有抽搐时有抽搐。 体检:体检:T37,P86次分,次分,R25次

2、分,次分,BPl3070mmHg,全身皮肤轻度浮肿;腹部有移动性浊音全身皮肤轻度浮肿;腹部有移动性浊音,心尖有轻度收缩期,心尖有轻度收缩期杂音。杂音。 化验:化验:血血:Hb6g,RBC21012 /L,Ca+ 2.1mg,K+3mmol/L,Na+130mmol/L,C1- 100mmolL。尿:量。尿:量17001800ml天,蛋白天,蛋白+,颗粒管型,颗粒管型+,WBC+,比重,比重1.010。 1.1.病人所患何病病人所患何病? ?病因是什么病因是什么? ?2 2多尿、等渗尿、尿质与量变化的发生机理。多尿、等渗尿、尿质与量变化的发生机理。3 3高血压、浮肿的发生机理。高血压、浮肿的发生

3、机理。4 4酸中毒,血钾低、血钙低的发生机理。酸中毒,血钾低、血钙低的发生机理。5 5贫血的发生机理贫血的发生机理。 6 6呕吐、腹泻、嗜睡,抽搐的发生机理。呕吐、腹泻、嗜睡,抽搐的发生机理。第一节第一节 水、钠代谢障碍水、钠代谢障碍(一一) 正常水、钠代谢正常水、钠代谢 (二二) 水钠代谢障碍的分类水钠代谢障碍的分类(三三) 低钠血症低钠血症(四四) 高钠血症高钠血症(五五) 水肿水肿正常水钠代谢正常水钠代谢体液的容量和分布体液的容量和分布电解质的生理功能和钠平衡电解质的生理功能和钠平衡体液的电解质成分体液的电解质成分体液的渗透压体液的渗透压水的生理功能和水平衡水的生理功能和水平衡体液容量及

4、渗透压的调节体液容量及渗透压的调节 正常水、钠代谢正常水、钠代谢l1、体液容量及分布、体液容量及分布 体液总体液总量占体量占体重重60%细胞内液细胞内液(intracellular fluid,ICF)40%细胞外液细胞外液(extracellular fluid,ECF)20%血浆血浆5%组织间组织间液液15%成人成人2、体液的电解质成分、体液的电解质成分l 3、体液的渗透压、体液的渗透压l决定水通过生物膜决定水通过生物膜(半透膜半透膜-细胞膜、血管内皮细胞膜、血管内皮)扩散扩散(渗渗透透)程度程度.l取决于体液中溶质的分子或离子的取决于体液中溶质的分子或离子的数目数目,而与颗粒的,而与颗粒

5、的大小,电荷或质量无关。大小,电荷或质量无关。 正常血浆渗透压正常血浆渗透压 阳离子阳离子(151) 阴离子阴离子(139) 非电解质非电解质(10) 300mmol/L(280 310mmol/L)渗透作用示意图渗透作用示意图H2OH2OH2OH2ONa +H2OH2ONa +Na +血浆总渗透压:血浆总渗透压: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晶体渗透压。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由蛋白质等大分子(胶体颗粒)形成。占血由蛋白质等大分子(胶体颗粒)形成。占血浆总渗透压浆总渗透压1/200,维持血管内外液体交换。,维持血管内外液体交换。晶体渗透压:晶体渗透压:由由Na+,K+等离子(晶体颗粒)形

6、成。主要维等离子(晶体颗粒)形成。主要维持细胞内外液体交换。持细胞内外液体交换。Na +水的生理功用水的生理功用 (1)促进物质代谢)促进物质代谢l(2)调节体温)调节体温l(3)润滑作用)润滑作用l(4)组织器官的成分)组织器官的成分4、水的生理功能和水平衡、水的生理功能和水平衡水的平衡水的平衡饮水饮水10001300食物食物 700 900 代谢水代谢水 300尿尿 10001500肺肺 350皮肤皮肤 500 肠道肠道 15020002500200025005、电解质的生理功能和钠平衡、电解质的生理功能和钠平衡电解质的重要功能电解质的重要功能l(1) 维持机体内的渗透平衡和酸碱平衡。维持

7、机体内的渗透平衡和酸碱平衡。l(2)参与神经、肌肉、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参与神经、肌肉、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形成。的形成。l(3) 参与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活动。参与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活动。钠平衡钠平衡l含钠量含钠量:4050mmol/kg 。l来来 源源:食盐。食盐。l分分 布布:40%储存在骨骼,储存在骨骼,50%在在ECF,10%在在ICF。l排排 出:肾(主要):出:肾(主要):“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排”。汗腺(少量)。汗腺(少量) 。血清血清Na+正常范围:正常范围:130-150mmol/L 。6、体液容量及渗透压的调节、体液容量

8、及渗透压的调节l体液容量改变体液容量改变l渗透压改变渗透压改变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ADH)醛固酮醛固酮(aldosterone,ADS)心钠素心钠素(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渴感中枢渴感中枢渴感中枢渴感中枢ADH醛固酮醛固酮(1)、)、 ADH的调节及其作用示意图的调节及其作用示意图下丘脑下丘脑神经垂体神经垂体细胞外液渗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透压增高血管紧张血管紧张素素II增加增加疼痛、情疼痛、情绪紧张绪紧张渗透压渗透压-R 容量容量-R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血容量增加动脉血压升高颈动颈动脉窦脉窦压力压力 -R ADH

9、肾小管肾小管H2O视交叉视交叉视上核视上核(2)、醛固酮分泌的调节及其作用示意图)、醛固酮分泌的调节及其作用示意图肾脏肾脏近球细胞近球细胞循环血量减少循环血量减少肾动脉压下降肾动脉压下降致密班钠负荷减少致密班钠负荷减少交感神经兴奋交感神经兴奋 肾素肾素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I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II血管收缩血管收缩肾上腺肾上腺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中 K 多多 Na 少少醛固酮醛固酮肾小管肾小管Na H2O重重吸收吸收循环血量增加循环血量增加肾动脉压升高肾动脉压升高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原转化酶转化酶氨基肽酶氨基肽酶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ADH)和醛固酮和醛固酮(ADS) 小结小

10、结lADH作用:作用:增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着眼于维持水增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着眼于维持水的平衡。的平衡。l促释放因素:促释放因素: (1)血浆渗透压)血浆渗透压;(;(2)有效循环血量)有效循环血量; (3)应激)应激 lADS作用:作用: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 Na+ 、水、排、水、排 H+ 、K+ ,着眼于维持钠平衡。,着眼于维持钠平衡。l促释放因素:促释放因素: (1) 有效循环血量有效循环血量;(2)血)血Na+降低降低; (3)血)血K+增高增高 (3)、其他与水钠调节有关的部位和物质)、其他与水钠调节有关的部位和物质l心房肽或心房钠尿

11、肽(心房肽或心房钠尿肽(ANP)(心房利钠因子心房利钠因子 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v促释放因素:心房扩展、血容量增加、血钠增高或血促释放因素:心房扩展、血容量增加、血钠增高或血 管紧张素增多。管紧张素增多。v主要作用:减少肾素的分泌主要作用:减少肾素的分泌;抑制醛固酮的分泌抑制醛固酮的分泌;对抗对抗血管紧张素的缩血管效应血管紧张素的缩血管效应;拮抗醛固酮的保钠作用拮抗醛固酮的保钠作用 l 水通道蛋白(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 是一组构成水通道与水通透有关的细胞膜转运蛋白。是一组构成水通道与水通透有关的细胞膜转运蛋白。 AQP 0、1、2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714043.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