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第八章)(1)



《自然地理学(第八章)(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地理学(第八章)(1)(47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12l风化作用:出露地表的岩石,受太阳的风化作用:出露地表的岩石,受太阳的辐射,温度的变化,大气、水的作用和辐射,温度的变化,大气、水的作用和生物作用等,发生崩解破碎,形成大小生物作用等,发生崩解破碎,形成大小不等的岩屑和沙粒,或形成新物质的过不等的岩屑和沙粒,或形成新物质的过程,称为风化过程或风化作用。程,称为风化过程或风化作用。3l定义:岩石发生物理疏松崩解等机械破坏定义:岩石发生物理疏松崩解等机械破坏过程,一般不引起化学成分的改变。过程,一般不引起化学成分的改变。41 1、负荷及应力发生变化、负荷及应力发生变化l是指形成于地壳深处的岩石,后来受到是指形成于地壳深处的岩石,后来受到地壳运动
2、的抬升,上覆岩层逐步被蚀去,地壳运动的抬升,上覆岩层逐步被蚀去,释放了原来受压的应力,由此而引起岩释放了原来受压的应力,由此而引起岩体膨胀。当膨胀超过了弹性限度后,岩体膨胀。当膨胀超过了弹性限度后,岩石就会发生破裂而产生许多可见的裂隙石就会发生破裂而产生许多可见的裂隙或隐伏的纹理,称卸荷裂隙。这种作用或隐伏的纹理,称卸荷裂隙。这种作用称为剥离作用,在花岗岩分布区最为常称为剥离作用,在花岗岩分布区最为常见。见。562 2、热力风化:岩石因温度变化发生剥落的、热力风化:岩石因温度变化发生剥落的过程称热力风化。过程称热力风化。 l地表所受的太阳辐射不仅有昼夜变化也地表所受的太阳辐射不仅有昼夜变化也有
3、季节变化,这造成气温和地温也发生有季节变化,这造成气温和地温也发生日变化和年变化。受日温差影响较大,日变化和年变化。受日温差影响较大,年温差影响较小。年温差影响较小。l因温度变化而引起岩石体积发生膨胀与因温度变化而引起岩石体积发生膨胀与收缩作用,从而引起岩石的破坏。收缩作用,从而引起岩石的破坏。783 3、冻融风化与盐风化:外来晶体在岩石裂、冻融风化与盐风化:外来晶体在岩石裂隙中的挤压作用隙中的挤压作用l冻融破坏:裂隙中的水结冰,体积膨胀,冻融破坏:裂隙中的水结冰,体积膨胀,扩大裂隙,冰再融化,向深处渗入,再次扩大裂隙,冰再融化,向深处渗入,再次冻结,加大裂隙,如此反复。冻结,加大裂隙,如此反
4、复。9l盐分结晶破坏:裂隙中的水含有大量矿盐分结晶破坏:裂隙中的水含有大量矿物质,水分蒸发,溶液浓度逐渐达到饱物质,水分蒸发,溶液浓度逐渐达到饱和,便结晶成盐类。和,便结晶成盐类。 所形成的盐类结晶体对岩石产生一所形成的盐类结晶体对岩石产生一种撑胀作用,结果使岩石崩裂而破碎。种撑胀作用,结果使岩石崩裂而破碎。10生物的物理风化作用生物的物理风化作用( (biophysical biophysical weatheringweathering)根劈作用:树根沿裂隙生长,楔入岩隙,根劈作用:树根沿裂隙生长,楔入岩隙,扩展裂隙,把岩石挤开,这种作用称为根扩展裂隙,把岩石挤开,这种作用称为根劈作用。劈
5、作用。蚯蚓、蚂蚁等的生物机械破坏作用。蚯蚓、蚂蚁等的生物机械破坏作用。1112 定义:定义:岩石在水、大气的相互作用下发生岩石在水、大气的相互作用下发生溶解、水解、水化、氧化等一系列化学反溶解、水解、水化、氧化等一系列化学反应,改变了化学成分而分解成新物质的过应,改变了化学成分而分解成新物质的过程。程。1 1、溶解作用:是指水对矿物的直接溶解。、溶解作用:是指水对矿物的直接溶解。(因为水分子的偶极性,所以水是一种好的(因为水分子的偶极性,所以水是一种好的溶剂。)溶剂。)13常见主要造岩矿物的溶解度大小顺序:常见主要造岩矿物的溶解度大小顺序:l食盐石膏方解石橄榄石辉石食盐石膏方解石橄榄石辉石角闪
6、石滑石蛇纹石绿帘石长石角闪石滑石蛇纹石绿帘石长石黑云母白云母石英黑云母白云母石英142.2.水化作用:是指水与一些不含水的矿物水化作用:是指水与一些不含水的矿物相化合,水参与到矿物的晶格中去,改相化合,水参与到矿物的晶格中去,改变了原来矿物的分子结构,形成新的矿变了原来矿物的分子结构,形成新的矿物。如硬石膏经水化作用形成石膏。物。如硬石膏经水化作用形成石膏。153.3.水解作用:是指矿物与水发生反应而分水解作用:是指矿物与水发生反应而分解的作用。解的作用。高岭土可进一步水解为铝土矿高岭土可进一步水解为铝土矿16 碳酸盐化作用:碳酸盐化作用:雨水从大气中溶解了相当雨水从大气中溶解了相当多的多的C
7、OCO2 2,所以导致带酸性。当水分渗入地下,所以导致带酸性。当水分渗入地下,从植物的腐殖酸中获得更多的从植物的腐殖酸中获得更多的COCO2 2 。碳酸与岩。碳酸与岩石中的金属离子发生反应形成碳酸盐,这种作石中的金属离子发生反应形成碳酸盐,这种作用称之为碳酸盐化作用。用称之为碳酸盐化作用。17184 4氧化作用:氧是强烈的氧化剂。它经常氧化作用:氧是强烈的氧化剂。它经常是在水与水汽的参与之下,通过空气和是在水与水汽的参与之下,通过空气和水中游离氧进行氧化作用。温度愈高,水中游离氧进行氧化作用。温度愈高,氧化作用愈强。氧化作用愈强。19 生物的化学风化作用:生物的化学风化作用:20风化作用的残留
8、矿物、次生矿物及可溶性物质统称风化作用的残留矿物、次生矿物及可溶性物质统称为风化产物。为风化产物。残留矿物是化学性质较稳定因而未经化学风化的物残留矿物是化学性质较稳定因而未经化学风化的物质,在干旱、半干旱和高寒气候条件下,是风化产质,在干旱、半干旱和高寒气候条件下,是风化产物的主体。物的主体。次生矿物以黏土矿物及铁铝含水氧化物最为常见。次生矿物以黏土矿物及铁铝含水氧化物最为常见。可溶性物质包括矿物分解时释放的溶解物质与形成可溶性物质包括矿物分解时释放的溶解物质与形成难溶次矿物时多余的溶解物质,常呈离子或胶体形难溶次矿物时多余的溶解物质,常呈离子或胶体形式随水流失。式随水流失。211 1、风化壳
9、的基本特征、风化壳的基本特征风化产物虽经风化与剥蚀而依然残留原地覆盖于母风化产物虽经风化与剥蚀而依然残留原地覆盖于母岩表面者,即为风化壳或称残积物。岩表面者,即为风化壳或称残积物。风化壳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风化壳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有利于风化作用持续进行的气候、岩性和构造一是有利于风化作用持续进行的气候、岩性和构造条件,如高温多雨、温差大、岩石多节理、裂隙等。条件,如高温多雨、温差大、岩石多节理、裂隙等。二是有利于风化产物残留原地的地貌、植被、水文二是有利于风化产物残留原地的地貌、植被、水文与水文地质条件,如地势起伏较小,植被覆盖度高,与水文地质条件,如地势起伏较小,植被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