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论述、计算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专题.

上传者:2****5 2022-06-29 13:30:40上传 PPT文件 7.32MB
论述、计算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专题._第1页 论述、计算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专题._第2页 论述、计算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专题._第3页

《论述、计算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述、计算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专题.(165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第8专题 主编QG物理物理物理物理专题8 论述、计算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决胜高考专案突破名师诊断对点集训 【考情报告】对点集训对点集训决胜高考决胜高考【考向预测】论述、计算题是高考中必考的题型,在试卷中所占分值较大,是高考成败的关键.这类试题的特点是:文字叙述量较大,涉及物理过程较多,所给物理情境较复杂,物理模型较模糊(甚至很隐蔽),运用的物理规律较多.这类试题能很好地考查考生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对点集训对点集训决胜高考决胜高考解能力和根据已知条件及物理事实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的能力,能有效的考查考生接受、鉴别和选择信息的综合分析能力及应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因此论述计算题备

2、受命题者青睐.预计2013年高考新课标理综卷第一个计算题仍会是纯力学,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内容上主要考查运动学公式和图象、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等,综合性不是很强,能力要求较低.第二个计算题一般是带电粒子在磁场或复合场中的运动、电磁感应以及运动与能量的综合问题,尤其是以与科技、生产、生活相关的物理模型为背景进行命题会成为高考的热点.这类题目设计新颖,综合性强、考查知识容量大、能力要求高.这就要求在掌握好物理概念、公式、规律的同时,还要掌握那些常用方法与技巧,提升解决论对点集训对点集训决胜高考决胜高考述题、计算题的能力.【知能诊断】如图所示,特战队员从悬停在空中离地235 m高的

3、直升机上沿绳下滑对点集训对点集训决胜高考决胜高考进行降落训练,某特战队员和他携带的武器质量共为80 kg,设特战队员用特制的手套轻握绳子时可获得200 N的摩擦阻力,紧握绳子时可获得1000 N的摩擦阻力,下滑过程中特战队员至少轻握绳子才能确保安全.g取10 m/s2.求:(1)特战队员轻握绳子降落时的加速度是多大?(2)如果特战队员先轻握绳子由静止下落4 s,然后紧握绳子继续下落,求特战队员从开始下落至到达地面,总共用了多少时间?对点集训对点集训决胜高考决胜高考【解析】(1)轻握绳子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f1=ma1 解得:a1=7.5 m/s2.(2)轻推绳子下落时由运动学公式得:x1

4、=a1=60 m4 s末的速度v1=a1t1=30 m/s紧握绳子时a2=-2.5 m/s2 由运动学公式有:x2=v1t2+a2 1221t2mgfm1222t对点集训对点集训决胜高考决胜高考其中x2=H-x1=175 m解得t2=10 s或t2=14 s(舍掉)下落总时间t=t1+t2=14 s.【答案】(1)7.5 m/s2 (2)14 s对点集训对点集训决胜高考决胜高考2.(2012年高考北京理综卷)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物块以初速度v0在粗糙水平桌面上做直线运动,经距离l后以速度v飞离桌面,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已知l=1.4 m,v=3.0 m/s,m=0.10 kg,物块与桌面间的

5、动摩擦因数=0.25,桌面高h=0.45 m.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1)小物块落地点距飞出点的水平距离s.(2)小物块落地时的动能Ek.(3)小物块的初速度大小v0.对点集训对点集训决胜高考决胜高考水平方向s=vt得水平距离s=v=0.90 m.(2)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Ek=mv2+mgh=0.90 J.(3)由动能定理,有-mgl=mv2-m 得初速度大小v0=4.0 m/s.【答案】0.90 m (2)0.90 J (3)4.0 m/s2hg12121220v22 glv【解析】(1)由平抛运动规律,有竖直方向h=gt2 12对点集训对点集训决胜高考决胜高考3

6、.(2012年高考安徽理综卷)质量为0.1 kg的弹性球从空中某高度由静止开始下落,该下落过程对应的v-t图象如图所示.球与水平地面相碰后离开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碰撞前的.设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恒为f,取g=10 m/s2.求:(1)弹性球受到的空气阻力f的大小.(2)弹性球第一次碰撞后反弹的高度h.34对点集训对点集训决胜高考决胜高考上升时:ma=mg+f解得:a=12 m/s2 小球上升做匀减速运动,有:v2=2ah升至最高点:h=0.375 m.【答案】(1)0.2 N (2)0.375【解析】(1)由v-t图象可得小球下落时的加速度为:a=8 m/s2 由牛顿定律可得:ma=mg-ff=

7、mg-ma=0.2 N.(2)小球落地后反弹的速度为:v=3 m/s对点集训对点集训决胜高考决胜高考4.如图所示,两根竖直放置的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间距l=0.50 m,上端接有阻值R=0.80 的定值电阻,导轨的电阻可忽略不计.导轨处于磁感应强度B=0.40 T、方向垂直于金属导轨平面向外的有界匀强磁场中,磁场的上边界如图中虚线所示,虚线下方的磁场范围足够大.一根质量m=4.010-2 kg、电阻r=0.20 的金属杆MN,从距磁场上边界h=0.20 m高处,由静止开始沿着金属导轨下落.已知金属杆下落过程中始终与两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重力加速度g=10 m/s2,不计空气阻力.对点集训对

8、点集训决胜高考决胜高考杆在匀速下落过程中其所受重力对它做功的功率为多大? 【解析】(1)金属杆MN自由下落,设MN刚进入磁场时的速度为v,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gh=mv2 解得:v=2.0 m/s MN刚进入磁场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Blv=0.40.52 V=0.40 V通过电阻R的电流大小I=0.40 A.122ghERr(1)求金属杆刚进入磁场时通过电阻R的电流大小.(2)求金属杆刚进入磁场时的加速度大小.(3)若金属杆进入磁场区域一段时间后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金属对点集训对点集训决胜高考决胜高考(3)设MN在磁场中匀速下落时的速度为vm,则此时的安培力大小等于重力=mg 解得

9、vm=10.0 m/s 在匀速下落过程中重力对金属杆做功的功率P=mgvm=4.0 W.【答案】(1)0.40 A (2)8.0 m/s2 (4)4.0 W2 2mB l vRr2 2()mg RrB l(2)MN刚进入磁场时安培力F=BIl=0.40.40.5 N=0.08 N 设MN刚进入磁场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根据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有mg-F=ma 解得a=8.0 m/s2.对点集训对点集训决胜高考决胜高考5.(2012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如图,一半径为R的圆表示一柱形区域的横截面(纸面).在柱形区域内加一方向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沿图中直线在圆上的a点射入柱

10、形区域,在圆上的b点离开该区域,离开时速度方向与直线垂直.圆心O到直线的距离为R.现将磁场换为平行于纸面且垂直于直线的匀强电场,同一粒子以同样速度沿直线在a点射入柱形区域,也在b点离开该区域.若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不计重力,求电场强度的大小.35对点集训对点集训决胜高考决胜高考线段、和过a、b两点的轨迹圆弧的两条半径(未画出)围成一正方形.由此acbc【解析】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设圆周的半径为r,由牛顿第二定律和洛伦兹力公式得qvB=m 式中v为粒子在a点的速度过b点和O点作直线的垂线,分别与直线交于c和d点.由几何关系知,2vr对点集训对点集训决胜高考决胜高考【答案】 2145qRBm对

11、点集训对点集训决胜高考决胜高考【思维导图】对点集训对点集训决胜高考决胜高考论述、计算题一般包括对象、条件、过程和状态四个要素.对象是物理现象的载体.这一载体可以是单个物体(质点),也可以是系统.对点集训对点集训决胜高考决胜高考条件是对物理现象和物理事实(对象)的一些限制.解题时应“明确”显性条件、“挖掘”隐含条件、“吃透”模糊条件.显性条件是易被感知和理解的;隐含条件是不易被感知的,它往往隐含在概念、规律、现象、过程、状态、图形和图象之中;模糊条件常常存在于一些模糊语言之中,一般只指定一个大概的范围.过程是指研究对象在一定条件下变化、发展的程序.在解题时应注意过程的多元性,可将全过程分解为多个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651932.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