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第四章异步电机一(2)

上传者:2****5 2022-07-22 07:36:41上传 PPT文件 2.45MB
第四章异步电机一(2)_第1页 第四章异步电机一(2)_第2页 第四章异步电机一(2)_第3页

《第四章异步电机一(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异步电机一(2)(28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1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2第四章第四章 异步电机(一)异步电机(一)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原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原理3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第三节第三节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4 交流电机的共同理论问题:交流电机的共同理论问题: 三相交流绕组的三相交流绕组的绕组结构绕组结构 三相交流绕组产生的三相交流绕组产生的磁动势分析磁动势分析 三相交流绕组产生的三相交流绕组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分析感应电动势分析第三节第三节 定子绕组定子绕组5一、交流绕组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量一、交流绕组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量1 1、电角度与机械角度、电角度与机械角度电角度电角度= p机械

2、角度机械角度 电机圆周在几何上为电机圆周在几何上为360o,该,该角度称为角度称为机械角度机械角度 从电磁角度看,一对从电磁角度看,一对N、S极极构成一个磁场周期构成一个磁场周期,即一对磁,即一对磁极占有的空间为极占有的空间为360o电角度电角度 电机极对数为电机极对数为p时,电机圆周时,电机圆周按电角度计算就为按电角度计算就为p360o,而机械角度总是而机械角度总是360o,即:,即:第三节第三节 定子绕组定子绕组62 2、线圈(绕组元件)、线圈(绕组元件) 组成交流绕组的组成交流绕组的基本单元基本单元是线圈是线圈 线圈可以分为线圈可以分为单匝单匝线圈和线圈和多匝多匝线圈线圈 线圈有两个引出

3、线,一个叫线圈有两个引出线,一个叫首端首端,另一个叫,另一个叫末端末端第三节第三节 定子绕组定子绕组73 3、节距、节距y1 节距节距一个线圈的两个边所跨定子圆周上的距离,用一个线圈的两个边所跨定子圆周上的距离,用y1表示,一般用表示,一般用槽数槽数计算。计算。 节距应接近极距节距应接近极距y1=整距绕组整距绕组y1长距绕组长距绕组 常用常用的是整距和短距绕组的是整距和短距绕组第三节第三节 定子绕组定子绕组84 4、槽距角、槽距角 槽距角槽距角相邻槽之间的电角度,用相邻槽之间的电角度,用表示表示 若若Q1为定子槽数、为定子槽数、p为极对数,则槽距角:为极对数,则槽距角:1360pQ 图例中,图

4、例中,Q1=36机械角:机械角:槽距角:槽距角:113603601036Q13602 3602036pQ第三节第三节 定子绕组定子绕组95 5、每极每相槽数、每极每相槽数q 每极每相槽数每极每相槽数每一个极下每相绕组所占槽数,用每一个极下每相绕组所占槽数,用q表示表示 若若Q1为定子槽数、为定子槽数、p为极对数、为极对数、m为相数,则:为相数,则: 对于三相绕组,对于三相绕组,可得可得与与q之间的关系:之间的关系:12Qqpm13603603606022 3ppQpmqqq 第三节第三节 定子绕组定子绕组106 6、相带、相带 相带相带每个极距内属于同一相的槽所占有的连续区域,每个极距内属于同

5、一相的槽所占有的连续区域,用电角度表示用电角度表示 一般的三相异步电动机中都采用一般的三相异步电动机中都采用60o相带绕组相带绕组 60o相带绕组相带绕组 三相绕组每个极距内共有三三相绕组每个极距内共有三个相带;个相带; 每个极距为每个极距为180o电角度;电角度; 则每个相带为则每个相带为60o电角度;电角度; 每相绕组的所有相带均相隔每相绕组的所有相带均相隔一个极距。一个极距。第三节第三节 定子绕组定子绕组11二、交流绕组的基本要求和构成原则二、交流绕组的基本要求和构成原则1 1、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必须形成必须形成规定的磁极对数规定的磁极对数; 多相绕组必须对称分布多相绕组必须对称分布,

6、不仅要求,不仅要求m相绕组的匝数、跨距、相绕组的匝数、跨距、以及在圆周上的分布情况相同,而且以及在圆周上的分布情况相同,而且m相绕组的轴线在空相绕组的轴线在空间上互差间上互差360o/m电角度;电角度; 力求绕组磁场和感应电动势最大力求绕组磁场和感应电动势最大,因此线圈跨距应尽可能,因此线圈跨距应尽可能接近极距、且对于三相绕组尽可能采用接近极距、且对于三相绕组尽可能采用60o相带;相带; 力求绕组磁场和感应电动势接近正弦波力求绕组磁场和感应电动势接近正弦波,因此采用分布绕,因此采用分布绕组和短距绕组;组和短距绕组; 用铜省;下线方便;强度好。用铜省;下线方便;强度好。第三节第三节 定子绕组定子

7、绕组122 2、构成原则、构成原则 均匀原则:均匀原则:每个极域内的槽数(线圈数)要相等,每个极域每个极域内的槽数(线圈数)要相等,每个极域内各相绕组所占的槽数应相等。内各相绕组所占的槽数应相等。 每极槽数用极距每极槽数用极距表示表示 每极每相槽数每极每相槽数q 对称原则:对称原则:三相绕组的结构完全一样,但在电机的圆周空间三相绕组的结构完全一样,但在电机的圆周空间互相错开互相错开120o电角度电角度。 如槽距角为如槽距角为,则相邻两相错开的槽数为,则相邻两相错开的槽数为120o/ 电势相加原则:电势相加原则:线圈两个边的感应电动势应该相加,线圈与线圈两个边的感应电动势应该相加,线圈与线圈之间

8、的连接也应符合这一原则。线圈之间的连接也应符合这一原则。 同一极域的电流方向相同,相邻极域的电流方向相反同一极域的电流方向相同,相邻极域的电流方向相反 如线圈的一个边在如线圈的一个边在N极下,则另一个边应在极下,则另一个边应在S极下极下第三节第三节 定子绕组定子绕组13三、交流绕组的排列和连接三、交流绕组的排列和连接为便于说明,假设给定电机极数为便于说明,假设给定电机极数2p=4,槽数,槽数Q1=241 1、极距计算、极距计算12Qp对于对于2p=4、Q1=24,则,则=62 2、线圈中的电流方向、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两极磁两极磁动势图动势图四极磁四极磁动势图动势图要求:要求:相邻极相邻极距下同一

9、相绕距下同一相绕组的线圈边中组的线圈边中电流方向相反电流方向相反第三节第三节 定子绕组定子绕组143 3、确定相带、确定相带 计算每极每相槽数计算每极每相槽数q=Q1/2pm; 每个极距内每相槽数连续排列,组成相带;每个极距内每相槽数连续排列,组成相带; 对于对于Q1=24、m=3、2p=4,则,则q=2,故每个相带占据,故每个相带占据2个槽、个槽、对应于对应于60o电角度,即电角度,即60o相带。相带。 根据电流方向和线圈节距,将相带中线圈串联组成线圈组。根据电流方向和线圈节距,将相带中线圈串联组成线圈组。4 4、画定子槽的展开图、画定子槽的展开图确定相带和电流的相对方向确定相带和电流的相对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724815.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