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教学策略研讨》



《《解决问题教学策略研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决问题教学策略研讨》(44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袁小平袁小平省级培训者省级培训者 省级骨干教师省级骨干教师泸州市知名教师泸州市知名教师 中学数学高级教师中学数学高级教师 江阳区教研培训中心小学研培室主任江阳区教研培训中心小学研培室主任江阳区教育学会秘书长江阳区教育学会秘书长江阳区教研培训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员江阳区教研培训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员电话电话:0830-2960288 0830-3200711:0830-2960288 0830-3200711邮箱邮箱: 培训方式培训方式: :互动研讨式互动研讨式培训要求培训要求: :每一位老师都要主动、积极地参与研每一位老师都要主动、积极地参与研讨活动,积极开动脑筋,自主建构讨活动,积极开动脑筋,自主建
2、构“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的教学策略。分组要求分组要求: :每组每组6868人,选一名组长和一名研讨人,选一名组长和一名研讨记录员。记录员。 一、新课程一、新课程“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目标是什么?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二、应用题和解决问题有什么区别?二、应用题和解决问题有什么区别?三、三、“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有那些?的教学策略有那些?四、小学生应该学习那些四、小学生应该学习那些“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策略? 一、新课程一、新课程“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目标是什么?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分小组讨论分小组讨论汇报交流汇报交流 数学课程标准数学课程标准对对“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所
3、要达到的教学目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分学段、分层次提出了以下四方面要求:标分学段、分层次提出了以下四方面要求: 解决问题的总体目标:解决问题的总体目标: 1 1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并能 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发展应用意识。 2 2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 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3 3学会学会与人合作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
4、果。 4 4初步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学段目标:学段目标:第一学段(第一学段(1 13 3年级)年级)1 1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 数学问题。数学问题。2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3 3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4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第二学段(第二学段(4 46 6年级)年级)1 1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2 2
5、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3 3能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能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4 4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5 5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6 6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 新课程把解决问题推广到新课程把解决问题推广到从收集信息、发现从收集信息、发现和提出问题开始,使学生经历一个收集信息、发和提出问题开始,使学生经历一个收集信息、发现和提出问题、最后再解决问题的完整的解
6、决实现和提出问题、最后再解决问题的完整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际问题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所需所需的各种能力。的各种能力。 二、应用题和解决问题有什么区别?二、应用题和解决问题有什么区别? 分小组讨论分小组讨论 (5 5分钟)分钟) 汇报交流汇报交流 (一)(一)“应用题应用题”和和“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在内涵上的区别在内涵上的区别 “应用题应用题”顾名思义是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习题,顾名思义是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习题,它它尽管承载着能力培养的功能,但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们的教尽管承载着能力培养的功能,但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们的教学着力点往往仅仅是学着力点往往仅仅
7、是“题题”而已。而已。 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不再采用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不再采用“应用题应用题”的名称,在一、的名称,在一、二年级称之为二年级称之为“用数学用数学”,三年级以后称为,三年级以后称为“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从从“应用题应用题”到到“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名称发生了变化,其内涵也,名称发生了变化,其内涵也发生了变化。发生了变化。真正意义上的真正意义上的“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是让学生解决日常是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场景中的实际问题,所谓生活场景中的实际问题,所谓“问题问题”是指没有现成方法可是指没有现成方法可以解决的情景状态。以解决的情景状态。“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提法不再强调的提法不再强调“题题
8、”,也,也不再以找到习题的正确答案为目的,它关注的是解决实际问题不再以找到习题的正确答案为目的,它关注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突出的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的过程,突出的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 (二)(二)“应用题应用题”和和“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目标上的区别在教学目标上的区别 传统应用题的教学目标狭义,教学的目标首先是学会做题,让学传统应用题的教学目标狭义,教学的目标首先是学会做题,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生掌握解题技巧,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 “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目标全面、多元,富有鲜明的时代感:的教学目标全面、多元,富有鲜明的时代感:1 1首先是
9、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综合运用所学首先是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综合运用所学 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2 2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 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3 3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4 4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应用数学知识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是学习数
10、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应用数学知识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是学习数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三)(三)“应用题应用题”和和“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在编排上的区别在编排上的区别 传统教学中的应用题是以独立单元的形式编排,根据传统教学中的应用题是以独立单元的形式编排,根据解题的步数分割难易解题的步数分割难易, ,低段多为简单应用题低段多为简单应用题, ,中段多为整数中段多为整数复合应用题复合应用题, ,高段为分数、百分数等应用题高段为分数、百分数等应用题, , 脉络清晰脉络清晰, ,体系体系严谨,并且一例一练,教师容易把握教学目标。严谨,并且一例一练,教师容易把握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不再编排新课程标准实验
11、教材不再编排“应用题应用题”或或“解决问解决问题题”的独立单元,把解决问题和计算、统计以及空间与图的独立单元,把解决问题和计算、统计以及空间与图形等内容紧密结合,融为一体。这样模糊了原来应用题的形等内容紧密结合,融为一体。这样模糊了原来应用题的类型,打破以解题步数难易的编排。类型,打破以解题步数难易的编排。 比如比如: :随着加减计算意义的掌握,在二年级上随着加减计算意义的掌握,在二年级上册就出现了加减混合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册就出现了加减混合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而在修订大纲教材中这类题目在第五册才出现;而在修订大纲教材中这类题目在第五册才出现;又如在学习了又如在学习了2 2、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