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劳动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4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劳动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英文)劳动经济学 (Labour economics )课程类别BA公共基础课 B专业基础课 C专业限选课 D专业任选课学时(学分)共 32 学时( 2 学分),其中理论教学 32 学时,课内实验教学 0 学时适用学科专业社会保障、公共管理考核方式考查责任审核人签字院长: 教学院长: 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社会保障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1)掌握劳动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2)能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一些社会热点劳动经济问题;(3)能运用规范和实证的研究方法对劳动力市场运行机理
2、、人力资本投资、收入分配、就业与失业、劳动关系等相关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主要内容有:劳动和劳动生产率理论;劳动报酬和;及劳动经济史等。三、知识点(一)基本知识点1基本概念:无差异曲线、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劳动力供给(需求)弹性、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人力资本及人力资本投资、非自愿失业;2. 工资原则和影响宏观工资水平的的主要因素;3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区别;4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均衡理论及歧视的类型分析;5劳动力流动的相关理论;6掌握劳动关系的概念和类型。(二)重要知识点 1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在个人劳动力供给、家庭劳动力供给、市场劳动力供给决策中的影响程度; 2人力资本的含义、人力资本投资的含
3、义及主要形式;3劳动力需求变动与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区别、最佳劳动力选择的条件、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4. 劳动力市场静态均衡与动态均衡的形成过程、劳动力市场非均衡现象;5. 劳动力流动的基本假设和必要条件、劳动力流动机制和规律;6. 区别就业、自然失业、充分就业、隐性失业等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四、基本要求(一)知识要求1. 掌握劳动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2. 能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一些社会热点劳动经济问题 。3能运用规范和实证的研究方法对劳动力市场运行机理、人力资本投资、收入分配、就业与失业、劳动关系等相关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二)能力要求 要求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数学分析能力、逻辑
4、计算能力;有一定的团队合作能力。(三)素质要求 要求拥有健康的心理和身体素质: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发言,及时总结学习体会。五、教学模式与作业要求(一)教学模式1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紧贴社会热点问题;2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二)作业要求 1课程论文1篇(3000字左右) 2小组作业1次 3个人作业2次六、成绩评定及权重分配卷面(50 %)+考勤(10 %)+课程论文(20 %)+平时与作业(20 %)七、学生学习建议(一)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等(二)学习建议1. 认真参加课堂授课和讨论; 2认真阅读指定资料,按时独立完成
5、作业和课程论文;3结合生活中的劳动问题,学习用劳动经济学的观点来分析。第一部分 劳动经济学概论 (2学时) 一、劳动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0.5学时)劳动经济学的起源、发展与理论基础二、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重点) (1学时)劳动经济学的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三、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发展趋势 (0.5学时)研究劳动经济学的一般方法与前沿问题第二部分 劳动力供给 (6学时)一、劳动力供给概述 (2学时) 劳动力的界定、劳动力供给的假设与类型*(难点):包括无线弹性的劳动力供给、劳动力供给的正弹性、劳动力供给的无弹性和劳动力供给的逆变弹性二、个人劳动力供给 (1学时)
6、 劳动力供给的时间约束和效用分析、劳动力供给决策的影响因素(难点):包括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三、家庭劳动力供给 (2学时)家庭生产理论、不同条件下的家庭劳动供给(难点)、劳动参与的周期变动四、社会劳动力供给 (1学时)社会人力资源状况(重点)、社会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因素与供给的度量第三部分 劳动力需求(重点) (6学时)一、劳动力需求概论 (2学时)劳动力需求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劳动力需求弹性(难点)二、企业劳动力需求及市场均衡 (4学时)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长期劳动力需求及劳动力市场均衡(难点)第四部分 劳动力市场 (4学时)一、劳动力市场的理论(难点) (2学时) 劳动力市场
7、的构成、特征与类型(重点)、劳动力市场的功能二、劳动力资源的市场配置 (1学时) 劳动力资源市场配置的机制(重点)、原则三、政府行为与劳动力市场 (1学时) 政府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作用、最低工资保障(重点、难点)、劳动力市场歧视管制第五部分 专题学习与讨论 (12学时)专题一:劳动力流动(重点专题) (2学时) (一)劳动力流动理论 (1.5学时)劳动力流动的概念、类型及决定因素,区域劳动力流动 (二)专题讨论:随同迁移者与随同定居者 (0.5学时)专题二:人力资本投资(重点专题) (2学时) (一)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1.5学时) 人力资本理论概述、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与收益核算(二)专题讨论:
8、教育与培训投资决策 (0.5学时)专题三:劳动工资与福利 (2学时) (一)工资与福利理论 (1.5学时) 工资理论、工资形式与工资水平,职业福利(二)专题讨论:从美国CEO工资中看高薪养廉 (0.5学时)专题四:劳动就业(重点专题) (2学时) (一)劳动就业理论 (1.5学时)劳动就业及其性质、就业理论、影响劳动就业的因素(二)专题讨论:职业病与劳动者工资 (0.5学时)专题五:失 业(重点专题) (2学时) (一)失业理论 (1.5学时)失业的概念与类型、失业的衡量及治理政策选择(二)专题讨论:失业率的计算 (0.5学时)专题六:工会与社会保障 (2学时) (一)工会理论 (1.5学时)
9、工会的概念、结构与类型,集体谈判(二)专题讨论:中国工会现状 (0.5学时)第六部分 考核 (2学时)(三)学生课外阅读的参考资料教材: 劳动经济学,曾湘泉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主要参考书: 1劳动经济学(第三版),袁伦渠,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2劳动经济学(第三版),胡学勤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3劳动经济学(第二版),杨河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4劳动经济学,温海池,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 5劳动经济学,曾湘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6现代劳动经济学,罗纳德伊兰伯格、罗伯特史密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7当代劳动经济学,布鲁、麦克菲逊 著 刘文、赵成美 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年。8劳动经济学,CA摩尔根,工人出版社,1984年。专心-专注-专业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461551.html
文档标签:劳动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