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



《第十四章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四章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24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第一节第一节 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个体差异 第二节第二节 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第一节第一节 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学生的智力差异一、学生的智力差异二、学生认知方式差异二、学生认知方式差异三、学生的性格差异三、学生的性格差异四、学生的气质差异四、学生的气质差异一、学生的智力差异(一)智力与智力测量 智力是一种一般的心理能力,包含推理、计划、问题解决、抽象思维、理解复杂思想、快速学习和从经验中学习等能力。智商是智力测验结果的量化单位,是用于衡量个体智力发展水平的一种指标。智商的计算方法有如下两种。1.比率智商比率智商最初由推蒙(Terman)提出,计算方法是:IQMACA100。公式中MA为
2、智龄,指智力所达到的年龄水平,即在智力测验上取得的成绩;CA为实龄,指测验时的实际年龄;设定MA与CA相等时为100。 2.离差智商 计算公式是:IQ=15(X-M)SD+100。 第一节 学生的个体差异(二)智力差异的表现 1.智力水平差异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智力水平是呈常态分布的。 2.智力结构差异人的智力差异不仅表现在水平上,而且还表现在智力结构上。 根据人们在知觉过程中的特点,将智力结构划分为分析型、综合型与分析综合型。 艺术型的人,第一信号系统(除语词外的各种刺激物)在高级神经活动中占相对优势。 思维型的人则第二信号系统(语词)在高级神经活动中占相对优势。 3.智力的年龄差异智力发
3、展与成熟早晚也存在明显的年龄差异。 4.智力的性别差异 智力的性别差异是智力差异中的一个较敏感的问题,许多研究尽管结论不同,但在以下两个方面是持一致意见的。第一节 学生的个体差异一方面,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大致相等,但在智力分布上有显著的差异。 另一方面,男女的智力结构存在差异,各自具有自己的优势领域。二、学生认知方式差异认知方式也称认知风格或认知类型,是指个体进行信息加工时,通过其知觉、记忆、思维等内在心理过程在外显行为上表现出的习惯性特征。(一)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是两种普遍存在的认知方式,是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H.A.Witkin)研究知觉问题时发现的。场独立性是指很容易地
4、将一个知觉目标从它的背景中隔离出来的能力;相反,场依存性是指在将一个知觉目标从它的背景中分离出来时感到困难的知觉特点。 第一节 学生的个体差异(二)冲动型与沉思型 这是心理学家杰罗姆凯根(Jerome Kagan)提出来的一种认知方式。冲动型是指当个体处于不明情境中时,倾向于用自己想到的第一个答案来回答问题。沉思型是指当个体处于不明情境中时,倾向于仔细考虑所观察到的现象及所面临的问题,在行动前致力于把问题考虑清楚。冲动型的特点是:反应快,但精确性差。具有这种认知风格的学生,面对问题时总是急于求成,不能全面细致地分析问题的各种可能性,不管正确与否就急于表达出来,有时甚至没有弄清问题的要求就开始解
5、答问题。沉思型的特点是:反应慢,但精确性高。 (三)辐合型与发散型据美国的吉尔福特(J.P.Guilford )研究,辐合型认知方式是指第一节 学生的个体差异个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常表现出辐合思维的特征,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时,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最恰当的唯一正确的答案。 三、学生的性格差异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 (一)性格的特征差异性格的特征差异,可以根据其对现实的态度、自觉调节自己行动以及克服困难的能力,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性格的态度
6、特征;二是性格的理智特征;三是性格的情绪特征;四是性格的意志特征。1.性格的态度特征主要体现在:对待社会、集体、他人态度的特征,如有的人爱祖国、助人为乐、正直、与人为善等,而有的人则自私自利、虚伪等;对待劳动态度的性格特征,如有的人勤劳、认真,而有的人则懒惰、马虎等;对待自己态度的性格特征,如有的人谦虚、自信、自尊、自爱,而有的人则骄傲、自馁、自卑、自怜等。第一节 学生的个体差异2.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人们在认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具体表现在:在感知方面有被动感知型(易受环境刺激的影响,易受暗示)、主观观察型(自己有主见且不易被环境刺激所干扰)、详细罗列型(特别注意细节)和
7、概括型(更注重事物的一般特征和轮廓)等;在想象方面有幻想型和现实型、主动想象型(力图用想象打开自己活动的领域)和被动想象型(以想象来掩盖自己的无所作为)等。3.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一个人情绪活动的强度、稳定性、持续性以及主导心境方面的特征。情绪强度方面的特征表现在一个人受情绪的感染和支配的程度,以及情绪受意志控制的程度上。 4.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人在意志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表现在一个人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四个方面特征:一是一个人是否有明确的行为目标方面的性格特征。 第一节 学生的个体差异二是对行为自觉控制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 三是在紧急或困难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性
8、格特征。 (二)性格的类型差异性格的类型是指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1.依据心理机能优势分类这是英国的培因(A.Bain)和法国的李波特(T.Ribot)提出的分类法。他们根据理智、情绪、意志三种心理机能在人的性格中所占优势不同,将人的性格分为:第一节 学生的个体差异1理智型2情绪型3意志型2.依据心理活动的倾向分类这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G.Jung)的观点。荣格根据一个人里比多的活动方向来划分性格类型,里比多指个人内在的、本能的力量。里比多活动的方向可以指向于内部世界,也可以指向外部世界。前者属于内倾型,后者为外倾型。 3.依据个体独立性程度分类 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H.A
9、.Witkin)等人根据场的理论,将人的性格分成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前者也称顺从型,后者又称独立性 。 4.依据人的社会生活方式分类德国的心理学家斯普兰格(E.Spranger)从文化社会学的观点出发,根据人认为哪种生活方式最有价值。第一节 学生的个体差异把人的性格分为六种类型:第一节 学生的个体差异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宗教型权力型社会型经济型的人: 一切以经济观点为中心,以追求财富、获取利益为个人生活目的。实业家多属此类。理论型的人:以探求事物本质为人的最大价值,但解决实际问题时常无能为力。哲学家、理论家多属此类。审美型的人:以感受事物美为人生最高价值,他们的生活目的是追求自我实现和自我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