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30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廉廉颇颇蔺蔺相相如如列列传传司司马马迁迁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培养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培养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2培养分析综合及鉴赏评价的能力,鉴培养分析综合及鉴赏评价的能力,鉴赏赏史记史记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通过梳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通过梳理矛盾冲突,品味人物语言和体会对比手理矛盾冲突,品味人物语言和体会对比手法来把握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法来把握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司司
2、马马迁迁 一、走近作者一、走近作者 司马迁司马迁(约前(约前145约前约前90) 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人。 西汉著名西汉著名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文学家和和思想家思想家。其父司马谈是一位博学。其父司马谈是一位博学多闻的学者,任汉朝太史令(掌多闻的学者,任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司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司马迁少年时代就受到良好的家庭马迁少年时代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教育。20岁以后,司马迁遍游祖岁以后,司马迁遍游祖国南北,考察风土人情、国南北,考察风土人情、文物古文物古 司司马马迁迁
3、 迹、搜集史料、迹、搜集史料、研究社会,研究社会,为他为他以后以后创作创作史记史记准备准备了了丰富的丰富的材料。材料。 元封三年(前元封三年(前108),), 司司马迁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马迁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为文献,为史记的写作提供了史记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公元前丰富的资料。公元前98年,年,在兵在兵力悬殊、孤军深入的情况下,李力悬殊、孤军深入的情况下,李陵兵败陵兵败投降了匈奴,司马迁投降了匈奴,司马迁因为因为替李陵辩解,触怒了汉武帝,被替李陵辩解,触怒了汉武帝,被迫入狱,受到了宫刑。他在狱中迫入狱,受到了宫刑。他在
4、狱中完成了我国最早的完成了我国最早的纪传体纪传体通史通史史记。史记。司司马马迁迁 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是我国第一部纪纪传体通史传体通史。共共130130篇。篇。 记述了从传说中的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至黄帝至汉武帝汉武帝时期近三千年的历史。时期近三千年的历史。鲁迅:鲁迅:史家之绝唱,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无韵之离骚。史 记按年代记叙按年代记叙帝王帝王言行和言行和政绩。政绩。记叙诸侯国的兴衰和杰记叙诸侯国的兴衰和杰出人物的事迹。出人物的事迹。记叙各类名人的生平和记叙各类名人的生平和事迹。事迹。按年代谱列各时期重大按年代谱列各时期重大事件。事件。记录各种典章制度的沿记录各种典章制度的沿革。革
5、。二、了解二、了解背景背景 : 公元前四世纪,战国公元前四世纪,战国“七雄七雄”征战不已。征战不已。秦国最强,它对六国秦国最强,它对六国都有野心。秦国多次都有野心。秦国多次击赵,但赵国重用廉击赵,但赵国重用廉颇、蔺相如,将相团颇、蔺相如,将相团结合作,外交上、军结合作,外交上、军事上都取得了成功,事上都取得了成功,保障了国家的安全。保障了国家的安全。这篇课文就是记叙廉这篇课文就是记叙廉颇、蔺相如团结合作,颇、蔺相如团结合作,抗击强秦的历史事实。抗击强秦的历史事实。 三、独立预习独立预习 缪缪贤(贤( ) 缪缪公公 ( ) 汤汤镬镬( ) 虽虽驽驽 ( ) 渑渑池(池( ) 列列观观( ) 皆皆
6、靡靡( ) 广成广成传传( ) 甚甚倨倨( ) 不不怿怿( ) 衣褐衣褐( )()( ) 睨睨柱(柱( ) 可予可予不不 ( ) 遗遗赵王书(赵王书( ) 刎颈刎颈之交(之交( )()( ) 给下列加红色的字注音给下列加红色的字注音 miomiom m hu n min gun m zhun j y y h n fu wi wn jng 请同学们读熟文章,并在每段前标注一个数请同学们读熟文章,并在每段前标注一个数字序号,课文共字序号,课文共21段。段。思考思考: 本文写了哪几件历史事件?找出每一事本文写了哪几件历史事件?找出每一事件在文中的起止段落。件在文中的起止段落。 完璧归赵(完璧归赵(
7、- ) 渑池之会渑池之会( - ) 负荆请罪负荆请罪( - ) 31314161721三、合作交流。梳理第三、合作交流。梳理第15段文言知识段文言知识1解释下面红字词语意思解释下面红字词语意思 (1)拜拜为上卿为上卿 (2)窃窃计欲计欲亡走亡走燕燕 (3)燕王)燕王私私握臣手握臣手 (4)而君)而君幸幸于赵王于赵王 大王亦大王亦幸幸赦臣赦臣 (5)可与)可与不不 (6)曲曲在赵在赵 (7)宁许以)宁许以负负秦曲秦曲 (8)王)王必必无人无人授予官职授予官职窃窃:私下;私下;亡亡:逃跑;逃跑;走走:跑跑 私下,暗中私下,暗中 宠幸宠幸 幸亏幸亏“不不”通通“否否” 理亏理亏使使担负担负 (如果)
8、实在(如果)实在 2.指出下列句中虚词的意义或用法。指出下列句中虚词的意义或用法。 以(以(1)以以勇气闻于诸侯勇气闻于诸侯 (2)愿)愿以以十五城请易璧十五城请易璧 于(于(1)闻)闻于于诸侯诸侯 (2)而君幸)而君幸于于赵王赵王 (3)故燕王欲结)故燕王欲结于于君君 介词,凭借介词,凭借介词,拿,用介词,拿,用介词,在介词,在介词,被介词,被连词,与,和连词,与,和 之(之(1)赵)赵之之良将也良将也 (2)伐齐,大破)伐齐,大破之之 (3)秦昭王闻)秦昭王闻之之 (4)即患秦兵)即患秦兵之之来来 (5)寡人)寡人之之于国也于国也 (6)填然鼓)填然鼓之之 (7)青,取)青,取之之于蓝于蓝
9、 (8)锲而舍)锲而舍之之 (9)蚓无爪牙)蚓无爪牙之之利利 (10)巫医乐师百工巫医乐师百工之之人人 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的 代词,代齐国代词,代齐国 代词,代这件事代词,代这件事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的独立性,不译 没有实在意义的衬字没有实在意义的衬字 代词,代代词,代“青青”,靛青,靛青 凑足音节,不译凑足音节,不译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指示代词,这些指示代词,这些 3.请指出下列各句句式特点并翻译。 (1)廉颇)廉颇者者,赵之良将,赵之良将也也。 (2)而君幸)而君幸于于赵王赵王 (3)秦城恐不可得,徒)秦城恐不可得,徒
10、见见欺欺 (4)何以何以知之知之 (5)求人)求人可使报秦可使报秦者者 (6)以勇气闻)以勇气闻于诸侯于诸侯 (7)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判断句,廉颇,是赵国的杰出将领。判断句,廉颇,是赵国的杰出将领。 被动句,而且您被赵王宠幸被动句,而且您被赵王宠幸 被动句,秦国被动句,秦国的城池恐怕得不到,(却)白白被欺骗的城池恐怕得不到,(却)白白被欺骗 宾语前置宾语前置,凭什么懂得他凭什么懂得他(可以出使可以出使)? 定语后置,寻求可以出使并定语后置,寻求可以出使并回复秦国的人回复秦国的人 介宾短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凭借勇气在诸侯凭借勇气在诸侯国闻名(出名)国闻名(出名)
11、 省略句,比较这两种策略,宁可答应省略句,比较这两种策略,宁可答应(给秦国璧)使秦国承担理亏的责任。(给秦国璧)使秦国承担理亏的责任。4.问题:文章开头一二段介绍了廉蔺的身份问题:文章开头一二段介绍了廉蔺的身份地位,从全文看,这一介绍有何作用?地位,从全文看,这一介绍有何作用? 明确:这明确:这为后文为后文廉颇自恃功高,鄙廉颇自恃功高,鄙视蔺相如的出身、不服蔺相如官职视蔺相如的出身、不服蔺相如官职在自己之上在自己之上埋下伏笔埋下伏笔;也;也为为刻画廉刻画廉颇勇于改过、蔺相如先国家而后私颇勇于改过、蔺相如先国家而后私仇的形象仇的形象作铺垫作铺垫。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梳理第梳理第613段文言知识归纳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