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政府与消费



《第4章政府与消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章政府与消费(85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 第四章第四章 政府与消费政府与消费 经济学院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缺陷提供了政府干预国民经济的经济学基础。因此,消费领域内财政支出范围的界定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1.在消费领域内,市场是否能够有效率地提供社会所需要的各种产品?2.政府通过什么方式来为社会提供这些产品?3.政府如何确定公共提供的最优规模?如何确定究竟哪些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该由政府出钱,哪些可以或者应该由个人或家庭自己出钱,政府参与消费的原则界限是什么。第一节 公共产品第二节 私人产品 第三节 混合产品公共产品的性质公共产品的消费方式公共产品的最优规模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需要消费产品。产品消费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一种是公共提
2、供,一种是市场提供。公共提供:是政府通过某种方式筹措资金用于弥补产品的生产成本,免费为消费者提供产品的方式。市场提供:是消费者用自己的收入,通过市场购买获得产品消费权的方式。产品消费方式上的差异取决于产品性质上的差异。产品消费方式上的差异取决于产品性质上的差异。产品性质上的差异表现为社会产品在使用的过程中给人们带来利益的受益范围不同。根据受益范围的差别,可以把所有的社会产品分成三个类别:1)公共产品 ,2)私人产品 ,3)混合产品 。这一分类为政府在消费领域中的职能范围提供了原则界限。公共产品(public goods)是公众共同受益,消程中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的产品。非竞争性(non-co
3、mpetition)是指在消费过程中一些人对某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这一产品的消费,受益者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换言之,在某种产品的数量给定的条件下,增加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例如:国防。非排斥性(non-exclusion)是指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利益,不为某个人或某些人所专有,要将一些人排斥在消费过程之外是不可能的,或者成本过高。排斥不可能:即该产品在消费中从技术上来说无法进行排斥,所有的消费者都可以不费任何代价、不受任何限制地获得该产品的消费权。例如:防洪堤坝。排斥成本过高:即使产品在消费中从技术上来说排斥是可能的,但是成本非常高。例如:道路设施。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源自于产品的
4、不可分割性。非竞争性:由于产品在消费中不能按照需求进行数量上的分割,因而这类产品在消费中呈现出集体消费、共同受益的特征,每个消费者均可以从该产品消费中获得利益,在自己获得利益的同时,并不妨碍他人从中获益。非排斥性:由于产品的不可分割性,这类产品在消费中所产生的利益广泛外溢,在外溢过程中产品消费利益的边界是不清楚的,因此在这类消费中要对某些消费者排斥从技术上来说是不可能的或者是很困难的。在理解公共产品定义时,还需要注意三个方面:1. 公共产品按受益空间还可以进一步分类。凡是受益范围局限于某一区域的,即为地方性公共产品,如路灯。凡是受益范围分布于全国范围的,即为全国性公共产品,如国防。凡是受益范围
5、跨国界,即为国际性公共产品,如保护臭氧层。在理解公共产品定义时,还需要注意三个方面:2. 产品的排斥性不是绝对的。随着科学的进步、技术的变革,在过去不可排斥的产品,在今天或在未来某个时期可能是可排斥的。有限电视、卫星电视、数字电视的产生便是一个极好的例证。如果给每台车安装道路识别芯片,对道路使用进行收费也将成为可能。在理解公共产品定义时,还需要注意三个方面: 3. 不同的人,消费等量的公共产品,并不一定获得等量的利益。不同的消费者虽然消费同一种公共产品,但是,由于各人的偏好不同,因而对公共产品的评价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城市社会治安服务。富人的需求可能大于穷人,获得的利益也大于穷人。 公共产品
6、一般采用公共提供的方式进行消费。公共产品一般采用公共提供的方式进行消费。 公共产品一般采用公共提供的方式进行消费。公共产品一般采用公共提供的方式进行消费。这是因为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这是因为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意味着消费者在消费产品时并不影响其非竞争性意味着消费者在消费产品时并不影响其他消费者同时从该产品中获得利益,这表明增加他消费者同时从该产品中获得利益,这表明增加一个消费者并不会因此而增加产品的成本。也就一个消费者并不会因此而增加产品的成本。也就是说,增加一个人的消费边际成本是说,增加一个人的消费边际成本MC=0MC=0。按照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要求,价格取决
7、于边际按照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要求,价格取决于边际成本与边际效益的等量关系,成本与边际效益的等量关系,P=MC=0P=MC=0,不应,不应该像消费者收费。该像消费者收费。在种情况下,理性的生产者不会提供价格为在种情况下,理性的生产者不会提供价格为0 0的的产品,因此市场不会提供这种产品。产品,因此市场不会提供这种产品。非排斥性意味着消费者无论付费与否,都可以消非排斥性意味着消费者无论付费与否,都可以消费产品,消费者并不会因为付了费而比他人获得费产品,消费者并不会因为付了费而比他人获得更多的利益,也不会因为不付费而比他人获得更更多的利益,也不会因为不付费而比他人获得更少的利益。少的利益。在种情况下
8、,消费者就会产生一种期望他人承担在种情况下,消费者就会产生一种期望他人承担成本而自己坐享其成的心理,我们把这种心理称成本而自己坐享其成的心理,我们把这种心理称为为“免费搭车免费搭车”。在在“免费搭车免费搭车”心理的驱动下,理性的消费者将心理的驱动下,理性的消费者将不愿在市场上通过购买来先是自己的偏好,没有不愿在市场上通过购买来先是自己的偏好,没有激励为该产品自愿付费,因此市场无法提供该产激励为该产品自愿付费,因此市场无法提供该产品。品。典型的搭便车例证。在美国,许多社区消防队是靠自愿出资维持的。一些人拒绝为消防队出资。但是,在建筑物密集的街区,消防队通常会扑灭未出资人的建筑物的火势,因为火情威
9、胁着邻近出资人的建筑物。知道即使不付费也能得到保护,一些人成为“搭便车者”。如果不能用价格分配特定产品,那么这种产品就如果不能用价格分配特定产品,那么这种产品就不可能由私人提供吗?不可能由私人提供吗?私人提供非排他性产品的例证。有一个大消费者,其直接利益如此之大,以至于他会为了自己而提供。一个大船东可能发现建灯塔和发光浮标合算,即使其他人不能被排除在受益之外。但决定建多少灯塔和浮标,他只会考虑给自己的船只带来的利益。因此,即使公共产品也有私人提供,但供给往往不因此,即使公共产品也有私人提供,但供给往往不足。足。私人产品v公共产品vABE12OC图图4-1公共公共产品市场提供的效率损失产品市场提
10、供的效率损失公共产品的消费方式:公共提供财政支出的首要任务就是在消费领域内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必需的公共产品。典型的公共产品有国防、行政管理、立法与司法、水利、环境保护等。1搭便车问题: 由于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人们也不会去购买。因为不管买还是不买,他都能消费这一产品。他不购买这一产品并不是因为他不需要它,而是想让其他人来承担这一产品的成本,而自己则坐享其成。这就使得公共产品无法市场提供。2公共产品的成本往往大大超过个人从公共产品中得到的好处,这使得个人不愿购买公共产品。例如,城市绿化对所有城市居民都有好处,但所要花费的成本远远大于任何单一的个人所能获得的利益。3个人的购买决策以他
11、本人的边际效用与边际成本相等为依据,而不考虑其他人从这个产品中的得益,因此即使个人愿意购买公共产品,它的提供量会大大低于效率所要求的提供量。4公共产品需要公共提供,一项产品或服务是否具有公共产品性质是确定它是否属于政府的职能范围的一个重要依据。财政学理论要进一步说明,如果政府要提供某种公共产品,那么这种公共产品的合理数量应是多少才符合资源配置的效率。资源有效配置的一般标准:当一种产品的生产和消费量达到社会的边际效用与社会边际成本相等时,这一产品的配置就是有效率的。这一点不论对于公共产品还是私人产品都是适用的。 私人产品的有效配置: 1)在私人产品的情况下,产品的社会边际效用曲线是个人边际效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