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程勤第二课时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程勤第二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程勤第二课时(27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第二课时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索历程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索历程原子学说创始人道尔顿道尔顿道尔顿认为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认为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原子是不可分割的实体子是不可分割的实体.英国科学家 卢瑟福卢瑟福大多数大多数粒子没偏转粒子没偏转少数少数粒子发生粒子发生较大偏转较大偏转极少数极少数粒子发生大角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几乎被弹回度偏转几乎被弹回(1 1)大多数)大多数粒子不改变原来的方向。粒子不改变原来的方向。 原是原是_(2 2)有一小部分)有一小部分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路径, ,原因是原因是_。(3 3)极少数)极少数粒子被弹了回来。原因粒子被弹了回来。原因是
2、是 。它们通过原子内、原它们通过原子内、原 子间空隙子间空隙.说明原子内部空间很大(原子核体积很小)说明原子内部空间很大(原子核体积很小)它们撞击到金原子核而被弹回它们撞击到金原子核而被弹回.说明原子说明原子原子核质量很大原子核质量很大它们途径金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稍它们途径金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稍微改变了运动方向微改变了运动方向.说明原子核带正电说明原子核带正电 原子结构动画模拟原子结构动画模拟 19201920年卢瑟福又提出年卢瑟福又提出了天才的中子假说,认为了天才的中子假说,认为原子核中除了含带正电荷原子核中除了含带正电荷的质子外,还应该有一种的质子外,还应该有一种和质子质量相近
3、的电中性和质子质量相近的电中性的微粒,后来他的学生的微粒,后来他的学生查查德威克德威克通过实验证明了中通过实验证明了中子的存在,也因此获得子的存在,也因此获得1935193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子的发现者中子的发现者 查德威克查德威克碳原子结构几种原子结构几种原子结构原子种类原子种类原子核原子核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质子数中子数中子数氢氢101碳碳666氧氧888钠钠111211铁铁263026通过对上表分析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通过对上表分析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原子核内原子核内_含中子含中子( (填一定或不一定填一定或不一定).).核内的质子数不一定等核内的质子数不一定等
4、于核内的中子数于核内的中子数不一定不一定原子中:核电荷数原子中:核电荷数= =核内质核内质子数子数= =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中子不带中子不带电电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原子的结构原子的结构原子原子原子核原子核+ +核外电子核外电子质子质子中子中子+ +_ _不带电不带电核电荷数核电荷数= =质子数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1 1、原子一般来说是由质子、中子、电、原子一般来说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但并不是所有原子核内都有中子构成,但并不是所有原子核内都有中子(氢原子)子(氢原子)2 2、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