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第四章 灭菌.

上传者:2****5 2022-06-13 17:35:59上传 PPT文件 299.50KB
第四章 灭菌._第1页 第四章 灭菌._第2页 第四章 灭菌._第3页

《第四章 灭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灭菌.(19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第四章第四章 灭菌灭菌n第一节 基本概念n第二节 灭菌原理n第三节 灭菌过程n第四节 问题分析及处理手段化学工业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n 学习目标n了解基本概念及灭菌的基本方法; n掌握湿法灭菌的基本原理;n熟悉灭菌过程及注意事项;n理解各种因素对灭菌质量的影响。第一节 基本概念n灭菌灭菌 利用物理物理或化学化学的方法杀灭杀灭或除去除去物料及设备中一切生命物质一切生命物质的过程。n纯种培养纯种培养 指仅让一种微生物的菌株一种微生物的菌株在培养基内或培养基上进行生长。n致死温度与致死时间致死温度与致死时间 是指杀死微生物的极限温度。在致死温度下,杀死全部微生物所需的时间称为致死时间。在致死温度以

2、上,温度愈高,致死时间愈短。热阻热阻 微生物对热的抵抗力。是指微生物在某一特定条件下的致死时间致死时间。相对热阻是指某一微生物在某条件下的致死时间与另一微生物在相同条件下的致死时间的比值。n实消实消 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输入发酵罐(种子罐)内,通入蒸汽直接加热,再冷却至发酵所要求的温度的灭菌过程。n空消空消 将饱和蒸汽通入未加培养基的发酵罐(种子罐)内,进行罐体的湿热灭菌过程。n连消连消 连续灭菌,将培养基在发酵罐外,通过专用消毒装置,连续不断的加热,维持保温和冷却,然后进入发酵罐(或种子罐)的灭菌过程。n美拉德(美拉德(Maillardom)反应)反应 氨基酸的氨基与糖类的羰基易发生反应,生成羰

3、氨化合物,缩合成更复杂的棕色到黑色化合物“类黑色素”的反应。第二节 灭菌原理 一、一、 灭菌的方法灭菌的方法物理法、化学法 物理法物理法 (1)加热灭菌 :干热灭菌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湿热灭菌 干热灭菌 灼烧灭菌法灼烧灭菌法:利用火焰直接将微生物灼烧致死 干热空气灭菌干热空气灭菌:用干热空气使微生物细胞发生氧化、体内蛋白质变性达到杀灭杂菌的目的。 湿热灭菌湿热灭菌 利用饱和蒸汽灭菌的方法。湿法灭菌常用于大量培养基、设备、管路及阀门的灭菌。 (2)过滤除菌过滤除菌:用过滤的方法阻留微生物达到除菌。 (3)电磁波、射线灭菌电磁波、射线灭菌:产生的高能粒子高能粒子进行灭菌,紫外线最常用,穿透能力低,只

4、能用于表面灭菌。化学法化学法化学药剂与微生物发生反应而灭菌。适用于生产环境及小型器具的灭菌等。方法:浸泡、擦试、喷洒、气态熏蒸等。常用的化学药剂:高锰酸钾、漂白粉、75%酒精溶液、新洁尔灭、甲醛、过氧乙酸、戊二醛和酚类等。 二、湿热灭菌原理二、湿热灭菌原理n湿热灭菌是借助于蒸汽释放的热能使微生物细胞中的蛋白质、酶和核酸分子内部的化学键,特别是氢键受到破坏,引起不可逆的变性,使微生物死亡。在对培养基灭菌过程中应该注意湿热灭菌法对培养基营养成分的破坏也是很强的。因此,在灭菌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工艺条件,既保证杂菌能够彻底杀灭,又要使营养成分的破坏减少到最小。n灭菌的彻底与否是以能否杀灭热阻大的芽孢细

5、菌为标准的。1对数残留定律n在一定温度下,微生物受热后,其死活细胞个数的变化如同化学反应的浓度变化一样,遵循分子反应速率理论。微生物热死速率可以用分子反应速率表示。研究证明,培养基中微生物受热死亡的速率与残存的微生物数量成正比,这就是对数残留定律。即:t = lLg 其中N为经过时间t灭菌后活微生物的残留数。 N0 为灭菌前的菌体数。即灭菌的程度在计算中要选定一个合适度,常采用N=0.001计算,也就是说1000次灭菌过程有1次失败的可能。2培养基灭菌温度的选择 温度必须选择既能达到灭菌目的,又能使培养基的破坏降至最低的灭菌温度。 工业生产上为了实现彻底灭菌和减少营养物质的破坏,选择较高的灭菌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623944.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