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第七章立法制度总论

上传者:7****0 2022-05-31 10:14:04上传 PPT文件 200.50KB
第七章立法制度总论_第1页 第七章立法制度总论_第2页 第七章立法制度总论_第3页

《第七章立法制度总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立法制度总论(19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第七章 立法制度总论第一节 立法制度概述第二节 立法体制第三节 立法活动过程第一节 立法制度概述一、立法制度界说(一)定义 立法制度是立法活动、立法过程所须遵循的各种实体性准则的总称。 立法制度是国家法制整体中前提性、基础性的组成部分,是国家法制状况的更直接、更明显的标志。第一节 立法制度概述(二)特征1. 立法制度是人们所须遵循的一种准则。2. 立法制度是特定的主体亦即执政者、立法主体建立和变动的。3. 立法制度是实体性准则。第一节 立法制度概述二、立法制度的形式和内容(一)形式:成文 vs 不成文 成文立法制度是以法的形式确定的立法活动、立法过程所须遵循的各种准则。 不成文立法制度是立法活

2、动、立法过程实际所须遵循但并没有以法的形式确定的各种准则。 现代立法制度主要是成文制度。第一节 立法制度概述(二)内容1.关于立法体制的制度:单一vs复合,一级vs两级2.关于立法主体的制度:立法机关、立法参与者3.关于立法权的制度:立法权限划分、否决权4.关于立法运作的制度:立法预测、法的起草5.关于立法监督的制度:监督程序、监督主体6.立法与有关方面关系的制度:立法与政党立法法目录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法律第一节 立法权限第二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立法程序第三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立法程序第四节 法律解释第五节 其他规定第三章 行政法规第四章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第一节

3、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第二节 规章第五章 适用与备案审查第六章 附则第二节 立法体制一、立法体制的含义和构成 立法体制是中国学者近年来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这类词汇大量使用的背景下采用的一个概念。 周旺生:立法体制是关于立法权、立法权运行和立法权载体诸方面的体系和制度所构成的有机整体。第二节 立法体制一、立法体制的含义和构成 1. 立法权限的体系和制度。 2. 立法权的运行体系和制度。 3. 立法权的载体体系和制度。 立法体制的核心是有关立法权限的体系和制度,立法权的运行和载体是基于立法权限而产生和存在,并成为立法体制的组成部分。第二节 立法体制二、当今世界主要立法体制(一)单一的立法

4、体制 指立法权由一个政权机关甚至一个人行使的立法体制。 1. 单一的一级立法体制:立法权由一个中央政权机 关行使。 2. 单一的两级立法体制:中央和地方两级立法权各自由一个政权机关行使。第二节 立法体制(二)复合的立法体制 立法权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中央政权机关共同行使。多为单一制国家采用,实际是复合的一级立法体制。(三)制衡的立法体制 建立在立法、行政、司法三权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原则基础上的立法体制。第二节 立法体制三、中国现行立法体制中国现行立法体制特色甚浓。从立法权限划分的角度看:它是中央统一领导和一定程度分权的,多级并存、多类结合的立法权限划分体制。第二节 立法体制1. 实行中央统一领

5、导和一定程度分权 一方面是指最重要的立法权国家立法权属于中央,并在整个立法体制中处于领导地位。 另一方面,是指国家的整个立法权力,由中央和地方多方面的主体行使。第二节 立法体制2. 多级(多层次)并存: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国家法律,国务院及其所属部委分别制定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一般地方制定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3. 多类结合:即上述立法及其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同自治地方立法、特区立法、特别行政区立法等等,在类别上有所区别。第二节 立法体制u认识中国现行立法体制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1. 不是只有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才能立法,“国家立法权”不等于“国家的立法权”。2. 不是只有具有“法律”名称的

6、规范性文件才是法。3. 一国采用何种立法体制不单纯取决于国家结构形式。4. 法的普遍约束力不是指任何法都必须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对所有人有效。5. 承认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以外的有关国家机关也能立法(法出多门),并不必然影响法制的统一和尊严。第二节 立法体制四、中国立法体制的改革 在中国国情之下,立法与执政党及其领导的政府的关系问题,是关乎立法命运和面貌的极为重大的问题。 从世界范围来看,政党和政府对本国立法普遍起着主要作用,使其完全与立法摆脱联系是不可能也不应当的,但党、政、法三者的所有关系都必须由法律来规定,党对立法活动的作用方式应当是建议和监督,立法决策权应保留给立法机关独立行使。第三节 立

7、法活动过程一、立法活动过程的含义u 立法的活动过程主要是指立一个法需要经过一个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立法准备阶段,亦可以称为前立法阶段。2. 从法案到法的阶段,亦可以称为中立法阶段或正式立法阶段。3. 立法完善阶段,亦可以称为后立法阶段。立法活动过程第一阶段:立法准备是指在提出法案前所进行的有关立法活动。是为正式立法活动创造条件、奠定基础的活动。1. 进行立法准备活动的主体广泛。2. 立法准备活动的内容通常包括:进行立法预测、编制立法规划、形成立法创议、作出立法决策。3. 价值:立法准备是否充分、科学,直接关系所立之法是否成功、科学和能否行之有效。立法活动过程第二阶段:由法

8、案到法是指由提出法案直到法的公布这一系列正式的立法活动构成的立法阶段。1. 参与这一立法的主体,一般必须是能够行使立法权的主体。2. 这一阶段通常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提出法案;二是审议法案;三是表决法案;四是公布法。3. 价值:该阶段具有法定性,最终决定法案的命运。立法活动过程第三阶段:立法的完善指法案变为法以后,为使该法进一步趋于科学化,更宜于体现立法目的,更能适合不断变化的新情况的需要,所进行的立法活动和立法辅助工作构成的立法阶段。1. 立法完善的主体同立法准备阶段主体一样广泛。2. 这一阶段的内容主要包括:立法解释 法的修改和补充 法的废止 法的清理 五是法的汇编 法的编纂。3. 价值:目的在于是法进一步臻于科学化。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499983.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