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上传者:97****76 2022-07-11 20:53:50上传 PPT文件 2.98MB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_第1页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_第2页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_第3页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49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2 0 1 8BEGIN皮亚杰的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的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理论主要内容 一、皮亚杰简介 二、皮亚杰思维发展理论的核心概念 三、皮亚杰的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理论 四、对学前教育工作的启示一、皮亚杰简介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瑞士人,心理学巨匠,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 早期研究生物学,1918年进入心理实验室工作,后期致力于研究儿童心理学,为儿童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皮亚杰在从事智力测验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所有儿童对世界的了解都遵从同一个发展顺序。儿童是以完全不同的思考方式进行思维的。为了更好地了解儿童的思维,他放弃了标准化测验的研究方法,开用临

2、床法研究儿童智力的先河。通过细致的观察、严密的研究,皮亚杰形成了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理论。二、皮亚杰思维发展理论的核心概念 (一)图式 (二)同化 (三)顺应 (四)平衡(一)图式 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是一种思维或动作模式。 图式是认知结构的一个单元,一个人的全部图式组成一个人的认知结构。 一个四个半月的婴儿,当看到拔浪鼓时,伸手去抓,握住后摇晃拔浪鼓,这一行为模式的心理结构就是图式。举例:(二)同化 同化是个体在感受到刺激时,把它们纳入头脑中原有的图式之内,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是个体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获得新经验的过程(本质上是旧的观点处理新的情况)。同化 学会抓握的婴

3、儿当看见床上的玩具时,会反复用抓握的动作去获得玩具。举例:(三)顺应 顺应是指有机体调节自己内部结构以适应特顺应是指有机体调节自己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定刺激情境的过程。当个体遇到不能用原有图式来同化新的刺激时,便要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或重建,以适应环境。顺应 婴儿为了得到远处的玩具,反复抓握而不能得到,偶然地,他抓到床单一拉,玩具从远处来到了近处,这一动作过程就是顺应。举例:(四)平衡 平衡是一种心理状态,当个体已有的认知结构能够同化环境中的新经验时,就会感到平衡。反之就会感到失衡,失衡的状态促使个体改变现有认知结构,以达到新的平衡。平衡 平衡是一个动态过程,个体在平衡-失衡-新的平

4、衡中,实现认知的发展。 总之,皮亚杰认为人类发展的本质是对环境的适应,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的过程,思维逐渐成熟起来。 三、皮亚杰的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理论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 (二)前运算阶段 (2-7岁) (三)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四)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什么是“运算” 皮亚杰的“运算”(operation)概念,既不是形式逻辑中的运算,也不是数学上的运算,而是心理上的运算,即通过形象、表象或象征符号在心理上进行的、内化了的操作。 “把盒子里的糖果倒在桌子上”,这是一个外显的,用感官可观察和操作的行为动作,但成年人和高年级学生不用做这个动作

5、通过表象就可知行为的过程和结果。举例:运算 这种在头脑中想象就能完成的动作,即内化了的心理操作,称为运算。(一)感知运动阶段这一阶段(0-2岁),儿童的思维局限于自己的感觉动作,依靠感知动作来适应和探索外部环境。 随着感觉输入和动作反应的逐步协调,儿童从一个仅仅具有反射行为的个体逐渐发展成为对其日常生活环境有初步了解的问题解决者。 皮亚杰把这一阶段又分为6个分阶段:感知运动阶段的6个分阶段 1.反射活动阶段(从出生到1个月) 2.习惯动作阶段(1-4个月) 3.有目的的动作形成阶段(4-10个月) 4.手段和目的分化并协调阶段(10-12个月) 5.感知运动智慧阶段(12-18个月) 6.智慧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700114.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