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低门槛产品,普通人绝对不能碰!|理财100问Vol.175
因为一场疫情,我们可能要成为见证历史最多的人了。
继见证美股十天熔断四次之后,这周我们又见证了原油期货跌到-37.63美元一桶,史无前例。紧接着,又见证了许多普通投资者,因为投资了原油期货衍生品“原油宝”,不仅血本无归,还要倒赔银行一笔债,有的高达500多万元。
在这场大崩盘中,到底谁该负责任,是投资者,还是银行?这次的灾难性事件,对我们普通人理财有什么启示?今天我们聊聊这个话题。
音频版: 文字版:
最近,原油期货衍生品“中行原油宝”爆雷的新闻频上热搜。因为原油价格暴跌,原油宝的投资者们不但亏了本金,还要倒赔银行钱,有人损失高达920万元,要倒赔银行500多万元。
爆雷的起因是WTI5月原油期货暴跌到-37.63美元一桶。投资者质疑原油宝为什么以这个价格结算而不强制平仓,中行则回应超过交易时间无法强制平仓。目前,投资者们已经陆续接到被扣本金的通知。
原油宝为什么会让人一夜之间亏光,甚至倒欠银行钱?中间隐藏着哪些普通人不能触及的理财雷区?今天我们聊聊这件事。
因为背后牵扯到原油期货,而我们又不是专门讲某类投资的专业平台,我们更愿意从普通人理财的角度简单阐述,所以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可能会打一些通俗的比方。如果有讲解得不够专业的地方,请见谅。
什么叫期货?简单打个比方,比如你今天在期货市场上看到,半年后一桶石油的价格是20美金,那么你就签一个协议,在半年后按照这个价格向交易所买卖石油。买卖期货就是锁定未来的价格。
发明期货的初衷是为了降低风险。比如我是航空公司,未来要用煤油作为燃料,但煤油价格肯定是和石油关联的,有涨有跌。
为了防止未来煤油价格大幅上升,我今天在期货市场上看到的煤油价格还挺适合,就签订一个半年的协议,半年之后就按这个价格来买。
如果到时没有价格没有大涨,我就可以用从这边赚到的钱来弥补原来采购煤油时的亏损。
同理,假定我是玉米生产商,我的玉米要半年后才能收割,但我不知道到时能卖多少钱,我预计现在的价格合适,就签订一个协议,半年后用这个价格把玉米卖出去。如果到时玉米价格低于预期,我还赚了。
这就是期货发明的原本意义,大家觉得这挺好吧?这种模式在金融里面叫套期保值。但正是这种套期保值的机制,成了冒险家的乐园。
为什么?因为这是一个远期的交易协议,交易所会担心你到时不履行协议。交易所扛不下来,所以会要求你缴一大笔保证金,保证你到时一定能够履行协议。
可是,保证金够不够是一个动态的问题,因为原油期货价格有涨有跌。
假定你把100万美元保证金放在交易所,半年后要以某个价格买1万桶石油。万一半年后每桶油跌了100美元,你在账面上就浮亏了100万美元,那么你的保证金就不足以保证你履行购买协议。这时,交易所会要求你强制平仓。
强制平仓本身也是一种风控机制,让你最多把保证金亏完就行了。可是为了吸引大家来交易,又允许在保证金的基础上放大买。
有了保证金制度,等于你预付了一部分货款,在到期日最终交割的时候,你还要付另外一部分货款。某种程度上,这就带了很高的杠杆。
比如,交易所允许你用10倍杠杆,也就是用现在的100万美元保证金,撬动1000万美元交割金额的合同。反正只要亏到100万美元,交易所就会让你强制平仓,相当于强制退出游戏,也不怕你赖账了。如果你想继续游戏,就必须追加保证金。
所以,这是一种非常刺激的投资方式。刺激之下,越来越多人入局,期货就成了一个赌博游戏。
推而广之,我们把期货、期权等统称为金融衍生品。所谓金融衍生品,就是在原有的某类资产的价格上,大家再去赌价格涨跌。
原油宝这个产品,本身并没有加什么杠杆,它要求保证金和最终交割价格是1:1,而且它是很小份额的投资。
原来的标准化石油期货交易,一般是以1000桶为单位。试想,油价高的时候一桶高达七八十美金,1000桶石油,一般人怎么玩得起呢?
但原油宝把它拆成了以一桶原油为交易单位的小份额交易,人人都玩得起了,这其实风险很大。
要知道,越是高风险的投资,越应该设置高门槛,这样才能筛掉风险承受能力低的人。原油宝门槛这么低,让很多根本不具备投资资格的人都能进场了。
当然,为了防范风险,原油宝设定不能有杠杆,有多少保证金就买多少货,并且也有强制平仓制度,小客户最多就买那么点货,亏光也亏不了多少钱。这看似没什么问题。
但在戏剧性场景下,戏剧性的情节发生了。
4月3日,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修改系统,允许原油负向标价。之后由于国际油价继续下跌,交易市场上的原油库存爆满,大家都不想要石油了,结果美国5月份轻质原油期货标价跌倒了-37.63美元一桶。
但刚才说了,即使跌到-370美金一桶,只要期货交易所执行强制平仓机制,投资者最多也就是把保证金亏光。那为什么原油宝的投资者,不但亏光了本金,还要倒给银行钱?
中行给了一些听起来相当匪夷所思的解释,说他们的强制平仓要在北京时间10:00之前执行,但美国原油是在10:00之后忽然跳水跌到负价,强制平仓没法执行。
这些解释能否服众?我认为,既然已经设置了强制平仓机制,就应该执行。否则,无论交易所还是银行都无法面对别人的风险。该平仓时不平仓,客户拍拍屁股走人,损失还得由你来承担。
那么,中行到底有没有在一开始就向投资者披露,未执行平仓后的损失由谁承担?现在这事成了未解之谜。 我们查了原先签署的所有协议(都是电子文档),一开始的风险披露书似乎都一夜之间从网上消失了。
即便披露过,那么这类产品是否符合2018年资管新规的标准?要知道,资管新规对合格投资者的投资金额和相应能承受风险都进行了明确规定。
难道一个只能投资一桶原油的小投资者,还要承受无限的向下损失风险,卖房卖地来偿还吗?如此高的风险,如果都要小投资者来承受,资管新规岂不成了一纸空文?
这些做原油宝的朋友,TA搞懂什么叫期货交易,什么叫强制平仓了吗?即便搞懂了,TA是否知道在极端风险发生时,可能有向TA追偿的机制呢?
以上所有问题最终只有一个答案,对普通理财者或普通家庭而言,即便原油宝这类产品准入门槛低,也不能将它作为理财配置的一部分,因为中间机理太过复杂。
退一万步说,即使你看好某一类资产,也没有必要炒它的衍生品,而是可以把这类资产作为资产配置的一个环节。
看好原油,就直接买石油基金,或是石油公司股票所产生的股票指数的基金,油价涨它就涨,油价跌它也跌。这种投资方式再不济也只是把本金亏光,不至于像对赌那样,亏光了保证金还要向你追偿。
所以,我们普通家庭做资产配置,最好远离所有金融衍生品。
文编辑:李小白 视频策划:白灼视频制作:烧鸡、肥肠本公号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金融产品广告 ◀︎特此声明▶︎
这篇关于这类低门槛产品,普通人绝对不能碰!|理财100问Vol.175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希望我们推荐的答案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