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病床前无孝子,老人长期护理问题怎么办?|理财100问Vol.191

本文介绍了久病床前无孝子,老人长期护理问题怎么办?|理财100问Vol.191,对大家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今天这篇,是我在经历家里一位老人因帕金森症进ICU后,和大家集中聊“医疗和长期护理”系列的最后一篇。之前两篇,我们分别聊了“身体不健康了怎么投保”“没有终身保证续保的医疗险该怎么办”这两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今天,我们来聊最后一个更严峻的问题: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老年人失能是一个越来越普遍的问题。一旦家里有老人失能,做子女的不仅要承担高昂医药费,还可能面临一个两难选择:要么每月花高价请专业护理人员,要么放弃工作自己在家照顾老人,怎么选代价都很大。

怎么才能解决老人长期护理的难题呢?今天的《理财100问》,我们聊聊这个问题。

(点击视频右下角全屏观看,效果更佳)

音频版: 文字版:

1

慢性病尤其是老年人的慢性病,如脑卒中(中风)、帕金森症、阿尔兹海默症等,真正可怕之处不只是住院治疗的费用,还有老人的长期护理费用。 比如我家的这位亲戚,他得帕金森症其实很多年了,前十几年情况尚可,只是吃点药防止恶化。

但近期突然身体失能,卧病在床,整个人的生理状况完全失衡。由于一直卧床缺乏活动,导致血液循环不畅、皮肤坏死,长了严重的褥疮,最后发展为严重的全身感染。

要治愈感染,首先个人得有强大的免疫力,就得保证运动量和营养充足。

可他长期卧床,运动量根本不可能保证;进食也出了问题,所以营养也跟不上了,导致免疫力不断下降,形成了恶性循环,最后进了ICU。

从7月中旬到现在,已经花掉了35万,其中医保报销23万,自付12万。

现在回过头来看,假如我这位亲戚在卧床后能得到非常专业的护理,能有专业人员每天帮他做体外按摩,带他出去适当运动、晒晒太阳,而且能保证饮食营养充沛,我想他的病情不会严重到要进ICU的程度。

那这件事对我们有什么警示呢?

我们之前说过,每个人都终将老去,成为次标准体。有数据显示,相当多的老人还会失能,需要长期护理。  

1

截至2018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5亿。但中国老年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人均健康预期寿命仅68.7岁,患有一种以上慢性病老年人比例高达75%,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超过4000万。

2

今年7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联合发布的《2018-2019 中国长期护理调研报告》显示,在23个已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城市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有4.8%为日常活动能力重度失能,7%为中度失能,总失能率达11.8%;日常活动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均重度依赖的老年人占比达25.4%,即有四分之一的老人需要得到全方位照料。

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的健康水平会显著下降,97%的人同时患有至少一种以上的慢性病,其中阿尔兹海默症、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呼吸系统疾病和帕金森症的患病比例与失能的关联度尤其显著。


93%的中度失能老人接受一种以上的护理服务,最重要的服务提供者依次是子女、老伴和保姆等非专业人员。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近些年,长期护理问题逐渐受到医疗保险的关注。目前,国家已经逐步开始了长期护理保险的试点,商业保险也开始介入。 一方面,长期护理的需求旺盛;另一方面,长期护理的成本也相当高。 以广州地区一家和我们类似的创业公司为例(这家公司主要从事全国范围内的家政服务,高端专业护理是其中一项业务),24小时全天候陪护,一个月大概要12000-20000元;每天8小时的白天看护,一个月也要8000-9000元。 虽然这比起ICU病房每天一两万的花费只是小巫见大巫,但经年累月,给子女造成的负担也不小。 这个时候,很多子女会陷入两难:如果一个月花八九千请长期护理,自己出去工作未必能挣这么多,还不如自己在家护理老人呢;可是,如果在家不出去工作,未来收入没有着落,又有可能耽误老人的病情。 我个人不愿意对没有给老人请长期护理人员的子女作出什么道德评价,毕竟无论怎么选,成本都太高了。

2

为什么长期护理成本这么高呢?

这里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长期护理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对正常人而言是一种极度厌恶型劳动。 这和护理婴幼儿不一样。孩子会一天天长大,我们护理孩子时,看到的是生机和希望,心情都会更愉悦。 可如果面对的是一位身患重病、年老体衰的老人,我们的护理只是为了让TA在人生后半程走得更好,不至于得更严重的病,那么往往看不到希望。 所以,对于护理失能老人的劳动者,一定要给予高额补偿。如果是专业程度高的劳动者,就更应该保证其收入。 另外,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未来年轻人会越来越少,从事这类劳动的年轻人也会越来越少,人工成本自然会越来越高。 从这个角度看,大到整个保险行业,小到每个个体,都应该对长期护理保险给予足够的重视。

3

现在,我们结合目前的情况,来谈一谈配置长期护理保险的几个要素。 首先,我想很多朋友都很关心保费的问题。这里给大家一个小建议,如果要降低保费,可以选择退休后再承保的产品。 当然,如果担心退休之前就出现失能问题(相对年老时失能是小概率事件),就购买投保后就开始承保的产品,无非是成本更高一些。 其次,至少涵盖中风、阿尔兹海默症和帕金森症的保障,这三种疾病的长期护理需求相当高。 比如,我家的两个亲戚就是在50岁左右得了帕金森症;而阿尔兹海默症,现在30多岁都可能有。

 

据《帕金森病的康复治疗现状》显示,中国50岁以上帕金森发病率为0.5%,60岁是1%。目前国内帕金森病患者人数约300万,每年新发人数达10万以上。在中国,阿尔茨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的患者更多,已经过千万;数据显示,2050年将达到2800万。 第三,保额要覆盖5-10年的长期护理费用。一般长期护理险的承保责任都不是无限期的,所以正常情况是5年保底、10年最佳。 至于长期护理保险每月或每年能理赔多少额度,取决于你的保费预算,多交多赔。 但原则上无论你交多少保费,都总比毫无保障好。将来万一失能了,需要长期护理,也不至于给孩子太大压力,甚至让TA陷入两难选择。 每一个人都终将老去,大部分人还将面临长期护理的需求。现在关注和配置长期护理险,可能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有效手段。


需要进一步了解长期护理险的朋友,可以在这篇文章的底部留言“护理+你的手机号”,我会安排专业的理财规划师为你解答疑惑。(放心,你的信息不会被公开) 文编辑:李小白

视频策划:白灼

视频制作:烧鸡

本公号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金融产品广告 ◀︎特此声明▶︎记得点赞、点在看,并且分享哦!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所有文章目录

这篇关于久病床前无孝子,老人长期护理问题怎么办?|理财100问Vol.191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希望我们推荐的答案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