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父母总喊穷,现在花钱有负罪感咋办?|理财100问Vol.205
熟悉我的朋友应该知道,我从事个人理财服务行业已经将近10年了。过去10年中, 我一直持续学习,努力让自己与时俱进;我所服务的家庭也越来越年轻化。
在与很多家庭沟通的过程中,我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很多人在年轻时就有的困惑,直到中年还没有解开。
为了更加了解我将来可能要服务的对象,我希望能继续保持与年轻人的沟通。于是,我特地找来了团队里的90后,和他们一起就平时生活和工作中关于理财、关于消费的一些困惑,七嘴八舌地讨论了一番。今天先向大家展示第一个话题。
孙老师,我想问一个问题:
父母长辈经常向孩子们喊穷,导致自己成年之后,花钱会感到羞愧和不安,要怎么改变这个现状?
孙老师:你后来发现父母说的是真的是假的?你今天已经长大了,你觉得父母当时是真实的穷,还是那时候夸大了?
菲菲:我觉得是夸大了。他们肯定自己有存款,但是经常跟我们说家里没什么钱。
然后我现在自己花得多,也会感觉我怎么花那么多钱。可能花的钱也不多,但是心里还是会有一种不安的感觉。
孙老师:那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到意识到多花钱会心里不安的?
菲菲:高中到大学这段时间吧。当时家里不是每个月给我生活费,是一次性给我1000块钱,我用完了再跟爸妈要。
但是,每次当这1000块钱快用完的时候,我就会开始自己买面在宿舍煮。
孙老师:能晚点要就晚点要?
菲菲:对,就是这样。
孙老师:这就是我们说的,因为小时候的匮乏感,导致现在花钱的时候容易产生愧疚吧。
其实,我小时候也是极度有匮乏感的。因为我当时是越区上学,相当于从穷人区到富人区上学,所以匮乏感极高。
上初中的时候我打听过,我的同学每个月固定有20~30块钱的零花钱,那在90年代是一笔巨资。我是从来没有零花钱,直到上大学之前我都没有固定的零花钱,除非是中午要在学校吃饭才会有。
你说有没有匮乏感?肯定有吧。
从小父母对我的教育就是,“咱家不如别人”。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父母当时会那么自信地说我们家不如别人,所以我不能跟别人攀比。至少我想不出来有什么理由那么理直气壮地匮乏。
这对我有没有伤害?肯定有。
可现在我想通了一点,既然他们的认知已经是这样,已经无法改变,就不必一直对过去耿耿于怀。
子女和父母划分好界限就好,“我是我,父母是父母”,父母愿不愿意改变其实无所谓。
如果父母确实认知有限、缺乏界限感,又不愿改变,让我们承受了困扰或者伤痛,那我们就主动跟父母划清界限,没有必要那么坦诚。
你觉得自己想多花钱,就和父母约定好,“每个月就给你们这么多钱,你们也别打听我工资多少”,就完事了。剩下的钱该花就花。
天天纠结小时候父母跟自己讲的这些事对自己有什么负面影响,然后千方百计地想和父母沟通清楚、解开心结,真的能讲清楚吗?
反正我不太看好这种解决方案。
现在很多人追捧“原生家庭理论”,认为现在的人生出了什么问题,一定是因为儿时受到了创伤。
我承认,儿时创伤对现在的人生会有影响。但千万不要动不动就“一辈子的伤害”,一辈子还长着呢!
一个经济独立、思想独立的成年人,已经具备选择的权利和能力。你可以选择对儿时的创伤避而不谈,专注过好现在;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去弥补它。
但我觉得,弥补儿时创伤,就好像小学数学没学好,现在当会计了想把小学数学捡起来一样,没必要把它的影响看得太过重大。
今天你要感到花钱有负罪感,又想起小时候的匮乏感了,马上告诉自己:那是小时候的事了,让它过去吧,洒脱一点就好了。
西瓜:我觉得,就是因为你赚的钱不够多,所以你才会觉得花钱心痛(有负罪感)。
白:然后就掉进了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的陷阱
屏:这种说法就很容易让人焦虑。
孙老师:对,你这个说法很容易让人陷入焦虑。永远都觉得自己赚得不够多,反倒永远都不能摆脱这件事。
现在钱不够多,什么时候才够?你越是这样想,越要揣度你父母的想法,那就真的永远摆脱不了了。
阿水:我有一个问题。
我的父母会有一种观点,他们认为自己不缺钱,但如果我出来工作了,能够把钱给父母,那就是我孝顺。但我做的其他事情他们看不见。
基本上,我会保持逢年过节回家,也会往家里带礼物。家里几个妹妹如果缺什么、需要什么,我能给都会给。
比起钱,更多的是我多去关心他们,关心他们的身体状况、工作状况,这个比直接打钱更重要。这是我的观点。
但他们老是说,你现在出来工作了,不往家里给钱,你不孝!他们越这样说,我越不想给,因为我不太喜欢他们这种观念。
孙老师:我支持你。这样,我给你一个小建议。
我刚开始出来工作的时候,也没往家里给钱。直到现在,除非是有需要了,才会一次性多给点,但也没有固定地给。
我觉得,要把一套虚的问题变成实的问题来解决,回归自己内心吧。
如果你自己想表表心意,就用你认为合适的方式。如果你也不想表这个心意,那就跟父母说没钱,攒一段时间再给。
这里说说我的观点:所有的人最终之所以走向纠结,就是因为总想把一件事的方方面面都处理好。
世上哪有这种事?比如我们人到中年,又要父母养老舒服,又要孩子上学舒服,要这要那的,哪有那么多?
我觉得,在一定的时候做出取舍(实在拿不准就扔飞镖),总好过什么都想要,什么都得不到。
我给你提这么一个建议,你就这么跟父母商量:不是不给,每年固定给一次[机智]。他们要是不高兴,就由他们不高兴去吧。
什么都想要,什么人的想法都想照顾到,反倒才是痛苦的根源。
写在最后:A今天的讨论重点,其实并不在于如何让父母与自己划清界限,该用什么方式想必大家也早就知道了。
重点在于,小时候父母给你留下的那些创伤,不要让它们一直跟着你过一辈子。
作为成年人,你有充分的权利和能力将过去的阴霾抛在脑后,去追求更好的人生。这并不是逃避,而是放下。
求关注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的视频号,除了聊理财以外,还可以听我聊生活、聊数学教育哦。
文编辑:李小白
视频策划:白灼
视频制作:阿才、烧鸡
这篇关于小时候父母总喊穷,现在花钱有负罪感咋办?|理财100问Vol.205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希望我们推荐的答案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