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是解决中年危机的良药吗?|理财100问Vol.194
职场“35岁现象”、“中年危机”,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最近,几部热播电视剧更是多次将相关话题拱上热搜,让大家更深刻地意识到中年职场危机的可怕。 很多人说,35岁前创业就可以解决问题。实际上,创业最多能解决物质层面的危机,解决不了精神层面的危机。今天,我们来展开讲讲聊聊这个话题。(点击视频右下角全屏观看,效果更佳)音频版: 文字版:
所谓的中年职场危机,从表现上可以拆解为物质危机和精神危机两个层面。
物质层面的危机是,35岁后收入增长变慢,自己的工作能力、对公司的贡献也不如以往那么受认可,很容易被年轻人取代。一旦丢了饭碗,身上的经济压力难以承受。 而精神层面的危机是,过了35岁,就感觉人生没有了目标,坐等退休了。一旦被公司“优化”,人生就更没有着落。即便可以在家收租,也不知道如何度过余生。很多人说,为了避免中年职场危机,一定要在35岁之前创业。这到底是不是一个好办法呢?
首先,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人在精神和物质层面都会进入中年职场危机?
我认为,这是因为我们自身的能力、我们对社会和世界的感受,长期停止了更新迭代。
举个例子,某些行业是不存在所谓的中年职场危机的。
比如,科研单位的骨干,这些人本身就在不断攻克科学高峰,一般不会谈什么35岁中年危机,因为这个岗位非常需要他们。
如果没有他们大量积累知识和技术,再将经验薪火相传,下一代年轻人就缺乏进步基础,整个行业也无法向前推进。
同样的例子还有医生。虽然现在医生是个“高危”职业,隔三差五就有医闹事件,甚至可能有生命危险。
但毫无疑问,好的医生必定技术精湛、经验老道,并且在不断更新自身知识体系。医疗行业需要他们不断积累知识,传授经验,所以他们也谈不上中年危机。
那为什么有些岗位就有中年职场危机呢?因为,这些岗位上的很多人不是用10年、20年来积累和更新经验,而是同一个经验反复用了10年、20年。
比如,前两年非常热门程序员,就是当前中年危机最凸显的一个岗位。
程序员的专业知识,并非无法更新迭代。但很多人入行后就产生了惰性,“丧失”了学习能力,只在很低的维度当“码农”,经年累月地重复开发同一种东西。
而这件事,年轻人也能干,甚至干得更好,所以程序员到了中年自然就会面临淘汰,陷入物质上的危机。
精神层面也是同样道理,如果活了大半辈子还感觉自己的人生毫无价值,就会产生迷茫,不知道将来漫长的职业生涯该往哪里走,也不知道什么事能让自己为之兴奋,自然也会遭遇精神上的危机。
那创业到底能不能避免这两个层面的中年危机呢? 某种程度上,创业是把自己的后路斩断,逼着自己不断更新迭代。 因为在创业中,创业者需要在商场上搏杀,需要应对剧烈变化的市场、以及日新月异的客户需求,不得不倒逼自己不断更新知识、提升能力,对未来也会有更高期许。
从这个角度看,如果真的全身心投入创业,似乎是能解决这种由于思想和能力停滞不前而产生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危机。
但创业也不见得就是万灵药。
孙老师过去就认识很多创业者,都挺成功,也挣到了钱,但到了三四十岁依然陷入了中年危机,而且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危机。
他们年轻时之所以能通过创业赚到第一桶金,凭借的是自己的人力资源或人际关系,以及大于普通人的胆量。
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现在的世界早已大不相同,不再是只要有人脉、有胆量就能创业成功了。
这些创业者由于没有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结果就是投什么什么不成,做什么赔什么,以至于人生变得特别的颓废。
包括孙老师本人,创业将近10年,偶尔也有力不从心的时候。
过去10年的确是我一直维持快速更新的10年。这10年中,我吸收到的知识,要比我刚工作的前几年,甚至是整个求学生涯中积累的知识还多。 由于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我现在确实还没有直接的中年危机感。 但随着年龄增长,总有一天我对行业的把握,也可能跟不上年轻人了。因为我们这个行业,永远是以服务当下处于理财黄金年龄的家庭为主的,其他的只是后续服务。
而再过5年、10年,我们的服务对象可能已经是95后、00后,甚至更年轻的家庭了,到时他们的需求和想法,可能我真的无力再步步紧跟了,那个时候我也会遭遇职场危机。
所以,创业还真不一定能解决中年职场危机。相反,这种高风险行为,还有可能将人生推向更大的危机。
如果创业只是为了解决物质需求,只是为了赚到足够的钱后在家“躺尸”,却不思考如何让自己的思想和能力与时俱进,那么非但解决不了中年职场危机,还可能让家庭财务万劫不复。
到底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年职场危机呢?
我认为,无论创业与否,都要找到一个让自己的能力、兴趣,到老到死都能持续更新迭代的方向。
创业当然是方向之一。你看巴菲特老爷子今年90高龄了,不也还在创业吗? 如果不创业,我觉得不妨回顾一下自己本职工作背后的基础知识,看看能否在这方面继续深造。再或者,如果已经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可以培养一个爱好或特长。 这个要求当然是比较高的。但古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也只有不断探索未来能让自己为之兴奋的事物,同时不断发展自身能力,才能摆脱
对人生价值的虚无感,从根本上解决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危机。
以我自己为例,我为了应对将来可能遇到的中年职场危机,是如何未雨绸缪的呢?
实不相瞒,今年疫情刚爆发的时候,我就开始慢慢把本科、研究生时期的专业知识给捡回来了。
因为“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有这方面的兴趣爱好,就能在日新月异的学术领域,毫无功利心地提升自己,达到内心世界和物质世界的平衡,最后就有可能远离中年危机,甚至是老年危机。
在面对可能来临的中年危机时,不要直接就危机和经济来思考问题,而是要立足自身的兴趣和能力。
无论是用创业倒逼自己进步,还是在此基础上探索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都不是仅仅在职场就能找到答案,还得回归自己的内心。
关注一下
欢迎微信搜索“明展”,关注我的视频号
(正在改成与“孙明展”公号同名,请大家认准以下页面)
文编辑:李小白
视频策划:白灼
视频制作:烧鸡
这篇关于创业是解决中年危机的良药吗?|理财100问Vol.194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希望我们推荐的答案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