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第二章液力变矩器.

上传者:2****5 2022-06-17 22:14:14上传 PPT文件 4.40MB
第二章液力变矩器._第1页 第二章液力变矩器._第2页 第二章液力变矩器._第3页

《第二章液力变矩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液力变矩器.(24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一 .作用1 .自动分离与结合,传递并增大扭矩;2 .缓冲发动机与传动系之间的冲击;3. 起飞轮的作用;4. 驱动AT液压系统的油泵; 二. 液力偶合器 1. 组成 由 泵轮 与 涡轮 组成。 2.原理:泵轮带动油液转的力矩MP,油液带动涡轮转的力矩MT , MP = MT 1.组成2.原理泵轮带动油的力矩MP,油带动涡轮的力矩MT,导轮推动油的力矩MD MP + MD = MT 3.类型 单级双相三元件综合式单级双相三元件综合式单级:一个涡轮输出动力,双相:偶合与变矩器两种状态。三元件:泵轮、涡轮、导轮。4.泵轮泵轮:泵轮与变矩器壳体相连成一体,其内部装有许多扭:泵轮与变矩器壳体相连成一体,

2、其内部装有许多扭曲的叶片,叶片内缘则装有让变速器平滑流过的导环。变矩曲的叶片,叶片内缘则装有让变速器平滑流过的导环。变矩器壳体与曲轴后端的驱动盘相连接。器壳体与曲轴后端的驱动盘相连接。5.涡轮涡轮:涡轮同泵轮一样,涡轮也装有许多叶片。但是涡轮叶片的扭曲方向与泵论叶片的扭曲方向相反。涡轮中心有花键孔与变速器输入轴相连。泵轮与涡轮端面相对安装,中间约34mm的间隙。6.导轮导轮:导轮位于泵轮和涡轮之间,通过单向离合器安装在与油泵连接在一起的导轮轴上,油泵安装在变速器壳体上。导轮也是有许多扭曲叶片组成的。作用:导向的作用,增加涡轮的输出力矩。导轮不转时:变矩状态;当涡轮速度较低或停止时,导轮能够改变

3、从涡轮回流至泵轮的工作液方向,使工作液冲击泵轮叶片背面,使泵轮的转矩增加。发动机的转矩与从导轮改向后回流的转矩合成后传递至涡轮。导轮转动时:偶合状态。7.单向离合器:支撑导轮,外圈与导轮固连在一起同步转动,内圈用花键与自动变速器上的导轮轴连接,导轮轴与自动变速器油泵盖连接。因此单向离合器内圈不能动。单向离合器工作原理单向离合器工作原理1)结构组成)结构组成2)作用)作用 将泵轮与涡轮刚性连接,以将泵轮与涡轮刚性连接,以提高传动效率。提高传动效率。3 3)工作条件)工作条件温度:ATF温度正常,达60度以上,速度:约50km/h以上档位:3档或4档,(有些车1、2、3、4档)制动:无行车制动。锁

4、止离合器分离状态锁止离合器分离状态锁止离合器接合状态锁止离合器接合状态 花键花键 涡轮涡轮K为变矩比,涡轮为变矩比,涡轮输出转矩与泵轮输输出转矩与泵轮输入转矩之比。入转矩之比。为转速比,是涡为转速比,是涡轮转速与泵轮转速轮转速与泵轮转速之比。之比。为传动效率,涡为传动效率,涡轮输出功率与泵轮轮输出功率与泵轮输出功率之比。输出功率之比。K1)基本概念:速比)基本概念:速比,变矩比,偶合状态,变矩比,偶合状态2)特性曲线:)特性曲线:1)变矩比随着涡轮速度的减小而增大,即当行驶阻力大时,液力变矩器自动输出大转矩,这一特性对行驶阻力变化较大的汽车来说非常适合,此即所谓的适应性好。2)汽车汽车起步后涡

5、轮的转速逐渐增大,涡轮的输出转矩逐渐减小,达到偶合点,即K=1时,涡轮的转矩等于泵轮的转矩,此时称为偶合点。3)变矩器的传动效率在低速时随涡轮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在低速区虽然传动效率低,但是变矩比大,液力变矩器输出大转矩,偶合点后传动效率急剧下降。四:液力变矩器工作原理四:液力变矩器工作原理涡流:工作液从泵轮流向涡轮,经过导轮又从涡轮流向泵轮所形成的循环液流。环流:液力变矩器旋转方向的液流。实际的液流方向:是涡流与环流运动的合成运动成螺旋状。液力变矩器传动的必要条件:泵轮与涡轮的转速不相等(转速差至少在4%5%),两轮端面相对的间隙处产生液体压力差,有也才能在泵轮与涡轮之间循环流动。汽车起步或低速行驶时汽车起步或低速行驶时汽车高速行驶时(偶合工作去)汽车高速行驶时(偶合工作去)1、故障现象 动力不足,经济性差,无动力输出,异响。2 、诊断方法1)轴向间隙检查2)单向离合器检查3)测量液力变矩器的周涛偏摆4)失速测试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629177.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